科尔沁左翼后旗(一)

历史

科尔沁左翼后旗(一)

一.名称来历

科左后旗,全称为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蒙古语正音为呼尔沁,意思是“锐利”。元太祖成吉思汗有一支由他胞弟哈布图哈萨尔指挥的精锐侍卫队,后被誉为“呼尔沁侍卫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的一部分就以“呼尔沁”——科尔沁作了科尔沁部落名。到了天聪十年,即公元1636年(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登基后,在科尔沁部等各蒙古部落先后设旗建制,分封爵位,委任札萨克。据《清史稿》《蒙古游牧记》载,科左后旗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元,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名称也随之诞生。

二.水文

境内有大小河流11条。东辽河和西辽河是较大的过境河流,其余小河流除大青沟河流外均属季节性河流,均属辽河水系.河网密度0.29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87 000万立方米(包括境外流入74 000万立方米)。大小湖泊325个,水面92 523亩,其中常年有水143个,水面50 295亩。

三.自然资源

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矽砂、采石、草碳和天然碱等。煤分布在金宝屯、查日苏、散都一带,已探明储量为1.13亿吨,发热量为6 600—7 500卡/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现已定名金械煤田。矽砂资源丰富,现有大小砂矿10处,年开采玻璃砂及各种型砂近60万吨,采石场4处,年均开采量为250万立方米。草碳埋藏量也很大,主要分布在金宝屯、布敦、朝鲁吐、公河来、散都等地.储量在5 360万立方米以上。野生动物140种。主要有哈什蟆、环颈雉、鹌鹑、沙半鸡、山兔、麝鼠、黄鼬、狐、獾和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