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历史(三)

历史

青阳历史(三)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齐代宋,今境仍属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淮南郡(治姑孰城,今当涂县城关镇)定陵(仍位今丁桥乡一带)、宣城郡临城、广阳3个县分领。建元二年(480年)2个郡改属扬州(治建康,今南京市)。永明二年(484年),2个郡改属南豫州(治姑孰城,今当涂县城关镇)。

萧齐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梁代齐,今境仍为南豫州(改治宛陵,今宣州市区)淮南郡(治姑孰城,今当涂县城关镇)定陵县(仍位今丁桥乡一带)、宣城郡(仍治宛陵)临城(仍治故临城)、广阳(仍治今陵阳镇)3个县分领。天监二年(503年),南豫州改治姑孰城。普通六年(525年),临城、定陵2个县改属南豫州南陵郡(治东晋故南陵戍,今贵池市临江处)。中大通二年(530年),宣城、南陵2郡改属扬州(仍治建康今南京市)。大同二年(536年),临城县改属太原郡,属南豫州。太平二年(557年)正月,广阳县属南豫州宣城郡;临城、定陵县属南陵郡。

太平二年十月,陈朝代梁,今境内仍为南豫州宣城郡(均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广阳县(仍治今陵阳镇)、北江州南陵郡(均治南陵,今繁昌县芦南乡故赭圻城)临城(仍治故临城)、定陵(仍位今丁桥乡一带)3个县分领。太建末,广阳县改属宣州宣城郡(均治宛陵),临城、定陵2个县仍属北江州南陵郡。

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郡,调整州、县,今境分属宣州(治宣城,今宣州市区)泾县(仍治泾溪西岸)、南陵(仍治今繁昌县赭圻城)2个县境。十九年,分置秋浦县(治石城,今贵池市石城村),属宣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宣州为宣城郡(仍治宣城),属扬州刺史部。十三年,为群雄杜伏威部控制区。[2]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今境设南阳县(由广阳改,仍治陵阳镇),属宣州总管府(治宣城,今宣州市区)南徐州;不久,改为猷州(治今泾县章渡乡大岭集马家村大宁山南);南陵(仍治今繁昌县故赭圻城)、秋浦县(仍治今贵池市石城村)属池州。七年,2个州改属宣州都督府(治宣城)。八年,废猷州,废南阳县入泾县,改属宣州。贞观元年(627年),罢都督府,废池州,今县境仍分属泾、秋浦、南陵3个县,属江南道地理区宣州。长安四年(704年),南陵县迁治青阳城(今城关镇),今境仍为宣州秋浦、泾县、南陵3个县分领。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宣州改属江南西道(治洪州,今南昌市)。天宝元年(742年),分泾县、秋浦、南陵县地分置青阳县(初治故临城,后改治今蓉城镇),属江南西道宣城郡。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改宣城郡为宣州(仍治宣城)。乾元元年(758年),青阳县改属蒺州(今南京市)。上元二年(761年),青阳县改属宣州。永泰元年(765年),青阳县改属池州(治秋浦,今贵池市区)。贞元三年(78年),池州属宣歙道(治宣城)。十二年十二月乙亥,池州改属宣歙池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治宣城)。大顺二年(891年),池州所在的宣歙池道改称宁国军节度使(治宣城)。天复三年(903年),改为都团练观察使。唐末,杨行密仍恢复宁国军节镇,青阳县仍属宁国军节镇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