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虞城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赶跑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48年11月8日虞城全境解放。
1、第一个党支——刘屯支部。民国十六年(1927)秋,中共党员訾景辰,从武汉北伐军中回到家乡刘屯(时属江苏砀山县),任刘屯小学校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党组织先后派来10多名新老党员来到刘屯小学,以教书为掩护,组织“读书会”、“青年会”,潜移默化地宣传马列主义,介绍进步书刊,讲解革命理论。1928年8月建立了虞城县第一个党支部——刘屯支部,訾景辰任支部书记,有党员12人。支部建立后,在农民中组织“穷人会”、“大领会”,领导贫苦农民向地主老财作斗争,如抵制高利贷、借粮度春荒等。1933年10月,由于中共徐海蚌特和砀山县委相继遭到破坏,国民党实行恐怖政策,支部活动和组织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众志成城,共御外辱。日本法西斯对虞城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因而激起了广大人民的顽强抵抗。
a、1938年5月26日,日军土肥原师团一部将县城包围,守城的为国民党黄杰部某团,团长郭飞俊率部英勇抗击,从中午开始,与日军血战13个小时,郭负重伤,在损伤惨重,又无援军的情况下,夜晚从南门突围,县城沦陷。5月28日,日军到大曹庄(今属谷熟镇)残杀民众22人;日军在沙集和唐楼枪杀农民100多人,火烧民房450余间。
b、1942年3月26日,两名日军到大王庄(今属王集乡)抢掠,被青年农民王秀春、王秀文用铡刀砍死。下午4时,50多名日军前来报复,全村青壮年40多人,无所畏惧,用大刀长矛和敌人展开搏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拼杀,有16位村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大王庄也被日军狂轰滥炸了一夜,最后付之一炬,所有房屋、粮食、家具等全部化为灰烬。
c、1941年9月29日,30多名日军和50多名伪军下乡扫荡来到汪场(今属镇里固乡),农民王金山发现后召集在地里干活的群众,准备土枪火炮、大刀和农具守寨自卫,痛击日伪,后又有邻村自卫队员前来支援,将敌打退,刘效周、李玉保壮烈牺牲。
d、1942年,本县有近千人被日军抓去,运往关东或日本做苦役,大多数被摧残致死。日军占领本县7年内,被杀和各种名目下致死的无辜群众达1.5万人。
e、1939年2月1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围攻虞城县城,三天放三炮,迫守城伪县大队黄金鼎部500余人缴械投降。
f、1939年12月4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团结部”在杜集袭击伪张岚峰部第一军袁天柱部,歼伪军240人。
g、1941年11月10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四旅十团三营攻打袁寨(今属利民镇)日伪区部,毙伤日伪军30余人;12月攻打三庄伪军部,消灭日伪军40多人,烧敌汽车2辆。
h、1945年6月28,虞城县抗日民主县长郑美臣率县大队,在鲁西南军分区和临河县大的紧密配合下,向盘踞在东马庄(今属单县)一带的伪军李子仪部发起猛攻,全歼该部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