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设治苦,属陈国。
战国时期:置苦县,属颍川郡,后属砀郡。
秦朝时期:秦灭楚,置苦县
西汉时期:
高帝元年,苦县属汉淮阳郡。 十一年,苦县属兖州淮阳国,并于县西南置宁平县(今属郸城县)
文帝元年,改淮阳国为郡,四年复国,十一年又改为郡,其间苦县、宁平均隶之。
景帝二年,改淮阳郡为国,三年废淮阳国,苦县改属沛郡。
元康三年,淮阳复为国,苦县属之。
新莽时期,改苦县为赖陵,属淮阳国。
东汉时期:赖陵复名为苦县,西部置武平县,治设武平城,与宁平县同属豫州淮阳国。
三国时期:苦、武平、宁平属魏豫州陈郡(国),后属谯郡。
西晋时期:苦、武平先属豫州陈郡,后并入梁国。撤消宁平、分属苦、武平。
东晋时期:改苦县为父阳,属豫州。
南北朝时期:父阳、武平属宋豫州陈郡。后改父阳为谷阳县,属兖州陈留郡。
隋朝时期:开皇三年,武平属豫州谯郡;开皇六年,复置谷阳县,建置在今太清宫集,属谯郡;开皇十八年,撤销武平县改县名为鹿邑。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民起义首领田黑社占据鹿邑,改县名为涡州。
唐朝时期:涡州复名为鹿邑,属河南道亳州。
五代时期:源、鹿邑曾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北宋时期:真源、鹿邑均属淮南东路亳州。
南宋时期:鹿邑、卫真属南京路亳州。
金朝时期:金明昌二年,重建洞霄宫和太清宫。.
元朝时期:鹿邑、卫真两县合并为鹿邑,治所迁卫真县境(今县城)。录属归德府(今商丘)。
明朝时期:鹿邑属河南承宣布政司归德府。
清朝时期:鹿邑,清初沿袭明制,归属河南省归德府。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2月,县设公署,改知县为县知事。
1949年:属淮阳专区。
1953年:撤销淮阳专区划归商丘专区。
1958~2000年:随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1965年划归新设立的周口专区;1969年改为周口地区。
2000年:2000年6月8日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隶属于周口市。
2011年:根据河南省委印发了豫发2011【7】号文件,经中央编委批准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县。
2014年:鹿邑县正式施行省全面直管体制。
鹿邑历史沿革
上一篇:南宁的介绍
下一篇:虞城:底蕴厚重,人杰地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