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我的营销能力秀:/upload_files/2021/10/04/tylowzzjmay
我的微博:/upload_files/2021/10/04/58vm2home?wvr=5
我的博客:/upload_files/2021/10/04/iqn6l2617739655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
1
1941年1月17日。夜。
阴沉沉的天空,没有一点星光,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万籁俱静,只有寒风在不时地呼号着
,吹得岗亭里的哨兵虽然把大衣裹得很紧,仍然冷得有点发抖。
岗亭设在三战区长官部驻地――上饶县皂头村南端的三岔路口,旁边停着一辆小轿车。公路远处忽然出现了几缕亮光。随着亮光越来越近,汽车声也越来越响,划破了夜空的寂静。附近小屋跑出一个班的卫兵,持枪肃立路旁。两个军官随后走出屋来。
两辆军用卡车开到岗亭前“嘎”然停下。待车轮卷起的尘土被风吹过去后,车厢跳下二三十个持枪的士兵。一个军官上去拉开第一辆卡车驾驶室的门,车上下来一位中校军官后,另一个军官立即上前一步,对着驾驶室举手敬礼:“叶军长,到上饶了,请下车!顾长官指示我们在这里恭候将军。”
叶军长就是新四军军长叶挺。他坐在卡车驾驶室的中间,左边是驾驶员,右边是国民党的中校副官。两辆车的车厢里是一个排担任“护送”任务的卫兵,以及十一二个和叶军长一起下山被扣的随员,其中有他在军部担任副官的两个侄子与一个侄孙。
叶挺神情严肃地下了卡车。一个军官扬手请他进小轿车,叶挺没有理会他,望着车厢似乎在等着什么。军官明白他的意思,说:“请军长放心,我们会另外妥善安置他们。”
叶挺上了小轿车,颠簸着往西行驶了不太长的一段路,就到了位于李村的三战区长官部副官处招待所。而载着他随员的卡车继续南行,在山脚的公路尽头停下。卫兵们押解着十几个叶挺军长的随员,用手电筒照着,走了七八里崎岖曲折的羊肠小道,来到七峰岩半山腰洞中的一座小庙里。
李村副官处招待所实际上就是村头一幢孤立的农家小院,几乎是正方形的建筑,东、北两边相连着五间平房,中间隔着一个过道,过道北端的门已被封着。西、南两边是两米多高的围墙,墙内是个小院子。南边围墙开了一扇门,是唯一的进出通道。
进门东边第一间住着一个班的卫兵,第二间就住着叶挺。室内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木椅子。桌子上摆着纸、笔和砚台。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给叶挺派来了一个年青的少校副官和一个年纪大的勤务兵,照顾他的生活。
对于上饶,叶挺并不陌生。新四军编入三战区作战序列,活动在三战区所辖的范围内,国民政府军委会拨给新四军的军需也由三战区转发,叶挺作为一军之长,自然与三战区长官部来往较多。1939年春三战区长官部由皖南屯溪迁驻江西上饶后,叶挺曾来过两次上饶。
叶挺第一次到上饶是1939年8月,为长官部扣押新四军武器事特地赶来找顾祝同交涉。
当时国民政府军委会对拨款给新四军大加刁难,待遇远不及国民党部队。国民党一个师每个月军费20万元,而新四军一个军每个月军费最多时才12万元,平常只有5、6万元,款到三战区还常常拖欠不发。至于枪械弹药,更难补充给新四军。有次苏联援助了一批武器装备,三战区全部拨给了驻在泾县的国民党第五十二师。新四军经过力争,仅得到6支步枪。为改善新四军的武器装备,叶挺费尽了心血。他曾从国民党部队他的老部属那里要来了几百支全新的匣子枪,并请宋庆龄和国际友人史沫特莱以她们的声誉和影响给予新四军多方面的援助,用以购买军需用品。他还派夫人李秀文到广东老家和海外筹得不少款项,购买了一批短枪及药品等军用物资。但这批物资运往皖南新四军军部途经上饶时,遭到三战区长官部宪兵的扣押。李秀文找到顾祝同说理无济于事,便急忙打电报到皖南向叶挺报告。
叶挺接到电报十分气愤,虽时已傍晚,仍带上警卫员立即骑马翻过大山到达太平兵站,转乘小汽车连夜赶往上饶。车子于早晨到达上饶,他顾不上休息,直奔顾祝同官邸。
顾祝同明知叶挺的来意,却装出关心的样子说:“希夷兄坐了一夜的车非常辛苦,先歇息一天再谈公事。”希夷是叶挺的字号。
叶挺没有理睬他的“关心”,直截了当地质问顾祝同:“内子为本部谋得一批枪支,墨公为何要扣押下来?”顾祝同字号墨三。
顾祝同笑着辩解说:“希夷兄原是为了这件小事而来,纯属误会。墨三岂会扣押?你知道当前我战区所属各部武器均甚缺乏,这批武器新四军用是为了抗日,其他军队使用也是为了抗日,抗日乃我们共同之目标。本人从抗日大局着想,因此将武器留下,准备统一分配。望叶军长多从大局计议,从整体着眼,洞察余意之所在,体谅余之苦衷。”
叶挺清楚顾祝同在玩花招,高声斥责道:“顾长官,我不知道你说这些话时是否问心有愧?请顾长官抚心自问一下,新四军在大江南北抗击日本侵略者,你们给过我们多少枪多少子弹?你们不给我们,我们自己想方设法解决武器装备,你们还好意思扣留刁难!难道叫我们赤手空拳去抗击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你们如此对待新四军,到底心怀何意?枪支之事,你看着办好了!”说毕愤然离开长官部,到设在城里的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去了。
顾祝同理屈词穷,只得命令手下人将扣押的枪支如数归还新四军。
叶挺留下5 支驳壳枪给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胡金魁等同志后,便和夫人一起带着追 还的这批武器装备回到皖南军部。
叶挺第二次到上饶是1940年11月11日,与顾祝同洽谈新四军北移事务。
蒋介石策划第二次反共高潮,于这年10月19日以军委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名义致电八路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皓电》),诬蔑八路军、新四军“自由行动”、“自由扩充”、“破坏行政系统”、“不打敌人专事吞并友军”,限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个月之内全部开到黄河以北。11月9日中共中央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名义复电何应钦、白崇禧(《佳电》),驳斥了何、白《皓电》对八路军、新四军的造谣诬蔑,拒绝其要八路军、新四军全部开到黄河以北的要求,但为了顾全抗战大局,可以将皖南新四军部队移至长江以北。
顾祝同约请叶挺到上饶面谈北移事宜,毛泽东得到新四军军部汇报后于10日致电叶挺和项英,指示“希夷见顾时,请要求顾电蒋停止汤恩伯、覃连芳两军东进,否则引起战事,由彼方负责”,“请质问顾,一面苏北言和,皖南令我北移,一面派二十万大军东进,是何用意,是否彼方已准备决裂。希夷谈判时,应以此项大局为第一位问题,其余都是第二位问题”。叶挺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指示,于次日到上饶和顾祝同谈判。
在谈判时,叶挺首先问顾祝同,国民政府为什么在苏北言和的同时,又派出覃连芳、汤恩伯20万大军东进苏北?顾祝同摇摇头,说不知道有此事。
叶挺提请顾祝同致电蒋委员长立即停止覃、汤两军东进,顾祝同狡猾地笑了笑说:“我既然不知道这件事情,也就不好向委座转达什么意见了。”
由于顾祝同佯装不知断然拒绝,“第一位的问题”无法交谈下去,叶挺只好把话题转到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的三个具体问题上来。
叶挺提出,三战区要保证新四军北移的安全。顾祝同回答得很干脆:“我愿以个人政治人格担保,保证新四军北移安全。”
叶挺提出,新四军要从苏南北渡,要求三战区划出溧阳作为新四军北渡之前的暂时驻地。顾祝同回答得也很干脆:新四军要直接北渡,但不能把溧阳作为暂驻地。
叶挺最后提出,三战区要仿照军政部惯例发给新四军北移开拔费、新四军伤亡官兵抚恤费,预发半年津贴,并补给各种枪支弹药。顾祝同回答:这些经费补给问题,准予转报重庆国民政府军委会批准。
谈判就在这样的僵局中结束。会谈之后不到3个月,就爆发了置皖南新四军部队于死地的事变。
在这次皖南惨案中,叶挺表现得非常沉着、英勇,但也很是无奈。部队在茂林遭到国民党重兵阻击后,他曾主张不惜一切代价从丕岭突围,可这个正确主张被项英否定了,待到项英离开部队不明去向,中共中央电示部队完全服从叶挺军长和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指挥时,大势已去,叶挺虽组织余部浴血抵抗也无法挽回危局,只好无奈地下令队伍分散突围。
饶漱石1月14日在石井坑与叶挺商量,以党组织的名义请军长以大局为重下山与国民党军谈判,想以军长的声望“说服”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叶挺明知败势已定,已没有谈判的条件了,还只得奉命行事,下午派参谋持名片去与国民党军队接洽谈判,意料之中遭到扣押。17日被押送上饶,便出现了本节开头所写的那凄凉的一幕。这是他第三次到上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