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公园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物众多,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大。
翼王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八角形砖木结构,重檐琉璃瓦盖顶,高9米,宽12米,亭内施兰花板,四周砌八条圆柱,高4.5米,刷红色。东面两圆柱有原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佑任题书的对联:“田畴历史卢龙塞,锦里馨香丞相祠”;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题书“还我河山”的横额。西面两圆柱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白崇禧题书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石达开纪念碑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高二丈余。碑身西面镌李宗仁的碑文题字,东面镌当时任
国民党中央副总裁汪精卫的“太平人杰”题字和原国民政府司法院长居正的题词:“欲饮黄龙血,人头作酒杯。破家还汉业,揽辔铁群才。羽翼原无黍,豆箕实可哀。蜀山稚不逝,魂魄好归来。”
翼王祖墓碑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编修《贵县志》时,在翼王石达开家乡石马山中发现该碑,后运回县城置立园中,加建碑座,高一丈,宽三尺。东面嵌翼王祖墓碑,南面镌刻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题诗。翼王祖墓被清廷破毁,墓碑被抛弃在石马山草丛中,埋没了70多年。经磨挲后,碑文尚现。碑面正中刻“十三世清显妣谥慈俭石门黄氏老孺人之佳城”字样,右旁刻字为“道光二十年孟冬月吉旦日立”,左旁刻后裔36人的名字,曾孙中有达开、祥开等人。该碑的发现,证实石达开是贵县奇石乡那帮村人,从而解决了我国史学界,长期争论翼王籍贯的问题,为研究太平天国领袖人物石达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鼎建渡船碑
1979年冬,贵县奇石公社“石达开资料调查组”在该社福田、六马大队范围内,发现该碑。碑名《鼎建渡船碑记》,道光二十年春立。1986年,贵县人民政府将该碑运回县城,在翼王亭南侧建立碑座,嵌上碑记石三块,还嵌有贵县人民政府对碑记的说明。根据《碑记》文字内容,证明石达开家庭属中资,石族无人参与“主缘”之类职事,与《旧志》记载相符,澄清了石达开身世的是非。因此,《鼎建渡船碑记》是考证翼王家世的重要历史依据,极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