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兴的宣化

历史

历久弥兴的宣化

  宣化城:始建于唐朝。明洪武二十七年展筑包砖。展筑后的宣化城垣为正方形,每边六里多,周长24里有余。城高2丈8尺、雉堞高7尺。通高3丈5尺。环城设7门,南有昌平、宣德、承安三门;北有广灵,高远二门;东有安定一门;西有泰新一门,门外设关,环有瓮城、瓮城外连月城,城四角建有角楼,城外设隍堑、护城河、吊桥等。其布局俨然为明代北京城之缩本,仅规模较小、门制不同而已。现在城体虽破环严重,但土垣基本完好。为全国少有明城之一。已列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长城:始建于秦明,位于宣化北部与崇礼县为界,经人头山由张家口入境,境内长52公里。在永乐至万历年间重修加固。因这段古长城位于明长城之北,故又称“二道边”。系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泥河湾遗址:位于宣化城西南60公里处的泥河湾村。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晚新生代地层发育,出露完好,化石丰富。其中含有早更新世(距今200万年)哺乳动物化石。为举世公认的早更新世标准地层。是研究地层变动、构造和寻找早期人类化石的重点地区,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林寺:位于宣化柏化寺村西,小环山坡下,有原山凿就的多宝佛塔一座,通高12米,上刻石佛数十;石窟三个,内凿大小石佛300个余尊,兴建年代不详。但《宣化县志》记载,明龙庆元年(公元1567年)大修,清代又建龙王殿、三宫殿及禅房等。山上林木丛葱郁,风景优美。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砖雕五龙壁:在宣化师范学校(原弥陀寺)内,全高4.5米,宽4米,中间是飞腾于云涛雾海中的五条砖雕巨龙。上檐雕五踩仿木斗拱,下刻飞禽走兽,两边是奇花异草。为清初雕刻艺术珍品,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立化寺塔:位于宣化城内西南隅(现驻军占地)。该塔始建于元朝。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塔身高14米。为五级8面。下有莲花座,顶部为铸铁宝顶,各角有合角吻兽,造型美观,工艺精细。据考立化祖师系日本国佛教日莲宗传人日持上人。为弘扬南无妙法莲花经,西渡中国,担任立化寺主持。并于立化寺坐化圆寂。在日本佛教界颇有影响。近几年来多有日僧前来朝拜。现为张家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上谷郡牌坊:位于天泰寺街东口。清道光十七年重修,是一座两柱单孔歇山布瓦建筑。牌坊上方雕有五层九踩斗拱。斗拱下的匾板上刻有《古上谷郡》4个楷书大字。字体雄浑有力。刀工精湛道劲。相传为清宣化知府方观承所书。牌坊建筑纤巧玲珑,结构严谨,别具一格。原为省级重点文物,可惜毁于“文革”。现在重新规划设计,正待恢复建筑。
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位于宣化牌楼西街天主教堂东侧。始建于1930年,院落为中西结合的三进四合院。1943年日伪宣化省公署所在地。1945年宣化首次解放,全国第一个省级民主政府在这里诞生,为省府办公驻地。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恩寺大殿:位于镇朔楼西侧百米处。始建于明代成化六年,具有典型的明初建筑艺术特点,为宣化地区唯一庑殿顶式建筑。顶部为黄色琉璃瓦。建筑面积为388平方米。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