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菜团子

历史

环县菜团子

一日,偶然翻腾放废旧书的破纸箱,发现了一本我上小学时的语文课本,我用邂逅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的心情翻阅着它。那折断了的书脊,卷皱的书角,甚至也有点点鼻泪的痕迹……一页一页无不引起我深情的回忆。在书的最后一页上,粘着几点黑斑,我想着恐怕是那时粘的鼻涕吧,可仔细一瞧,却是些菜渣子。菜渣子怎么能粘在书上二十多年不掉呢?稍一思索,我突然记起来了,这不单单是菜渣子,里面还和了少许粗黑面,它是我那时上学的吃食——菜团子。    那令我难忘的小学生活啊——  

  二十多年前,我拎着爷爷平时装旱烟的布口袋,装了两本新书,蹦蹦跳跳地上小学了。学校在十里外山下的大队部,上学要蹦下山,放学要爬上山。早晨背上两个冷馍馍,这是白天的伙食,晚上才回家吃一顿热饭。这书上的菜渣子,就是那段生活的记录。  

  这菜团子、菜疙瘩馍,是只为我上学而准备的,家里的大人平时在两顿饭之外却是难得吃馍的。母亲在生产队出工之余,薅些苜蓿,铲些野菜,切碎了和上粗黑面一拌,捏成疙瘩,蒸熟了就是这种菜团子。它吃起来又粘牙,又粗糙,又不能长时间充饥,我常常在上课时饥肠鼓鸣。中午放学,拿上教室搞清洁的铁桶,到学校水井上吊上半桶浊水,猛灌一肚子。接着,该玩就玩,该乐就乐,那时单纯傻气,倒也忘了饥饿。  

  因为家里人平时舍不得吃馍,所以,母亲每次做馍都做得很少,刚够我拿两三天。有几回,母亲是鸡叫就起来为我蒸馍的,我起床上学刚熟,我就将那还粘手的热腾腾菜疙瘩馍装进书包,到学校掏书本时,那菜疙瘩变得又冷又硬,牢牢地粘在书皮上了。现在已过去二十多年了,它还粘在书上。有一回,妈妈用细白面做了菜疙瘩馍让我背上,说那天是我的生日。我永远忘不了那次菜馍的香啊!我走几步,就掐一块喂在嘴里,不到学校,两个馍吃完了,这才想起,中午将没吃的了。唉,那白面菜馍多香啊!到现在,我甚至还觉得白面馍掺上些野菜会更香呢。  

  我拿出这本破书,小心地保留着那些菜渣子。我要把这本书给我的孩子看,也要将这书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让他们珍惜今天这美好的时代、幸福的生活。  

  别了,菜团子。别了,我难忘的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