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是湘西北门户,地形呈现弯把葫芦状,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纵横全境的河流沟溪有236条。境内年平均气温16.70C。是湖南省矿产资源大县,有储量居世界之冠的雄磺矿、居亚洲之冠的矽砂矿、磷矿。石门县面积3973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居民有土家族、回、苗等16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历史上是添平土司统治的中心区域,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比例的51%,土家传统习俗浓郁。
石门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禅之乡”、“全国绿茶出口基地县”;“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也是“湖南省旅游强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县。
石门县县名来历传说不一,主要有三:一曰:县城以东二里处两岩壁立如门;二曰:县城以西三里地杨岭岗与新街口附近之石山,隔河对峙似门;三曰:县城以东15里处有岩门口。三者虽方位、距离不同,但俱说明系地形特征而得名。
另据《今县释名》:“《舆地广记》:吴时武陵充县松粱山,有石洞开,广数十丈,名曰天门,孙休以为佳祥,置天门郡于此,隋废郡,置石门县;今县西有石门山。”
石门地处东经110°29’—111°33’,北纬29°16’—30°08’之间。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处湘鄂边陲,东连澧县、临澧,南接慈利、桃源、西抵桑植、鹤峰,北毗五峰、松滋。
石门县辖11个镇、8个乡、5个农林场:楚江镇、蒙泉镇、夹山镇、易家渡镇、新关镇、皂市镇、维新镇、太平镇、磨市镇、壶瓶山镇、南北镇、二都乡、罗坪乡、雁池乡、新铺乡、白云乡、三圣乡、子良乡、所街乡、龙凤园艺场、大同山林场、秀坪园艺场、东山峰农场、洛浦寺林。
2012年石门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13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60.27亿元,增长13.6%。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0.7%和41.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
2012年石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5:42.1:35.4调整为20.0:43.0:37.0。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6.46亿元,增长13.8%,占全县GDP的71.5%。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9亿元,同比增长10.5%;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增长11%。
现代工业平稳发展。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31.2亿元,增长30.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1%,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电力、建材、食品、机电、化工、硅砂六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82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78.7%。中小企业提升成效显著,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7家,总数达123家,全市第一;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8家,总数达65家,被评为“湖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县”。园区发展全面提速,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亿元,园区道路、标准化厂房、给排水管网、安置小区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园区58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6.2亿元,增长40.1%,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63.2%,成为工业经济主引擎。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到位内资52亿元、外资5098万美元,分别增长28.7%、16.4%,正菱机械、数据中心(IDC)、华润风电等10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博阳物联网、红太阳生物科技、天下康茶粉、达韵电子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大唐2号机组、华电3号机组、海螺两条生产线脱硝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海螺骨料、宏炎金刚石等项目竣工投产,为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3年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1亿元,增长2.6%。粮棉油稳步增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柑橘量价齐升,产量37万吨,产值5.4亿元,分别增长5.8%、34%,橘农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湘品入沪;茶叶产量1.7万吨,产值4亿元,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烤烟面积2.3万亩,产量7万担,成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养殖业总产值30亿元,石门水产良种场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新增“三品一标”认证20个,总数达54个,顺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品牌建设卓有成效,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柑橘节和第十一届茶文化活动,“石门土鸡”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产业化企业及新型经营组织蓬勃发展,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发展家庭农场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恒园果业合作社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社。
现代服务业活力彰显。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亿元,增长14.4%。旅游发展实现历史突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强县”,夹山景区迈入4A方阵,壶瓶山成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创历史新高。金融发展注入新活力。与华融湘江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第一家小额贷款汇佳公司开业运营,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有序;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8.4亿元、贷款余额61.8亿元,分别增长18.8%、2.5%,金融机构整体盈利。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5亿元。交通运输、商贸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日趋活跃,成功举办第二届汽车展销会;东城、湘北等5个农贸市场建成开市;新合作石门物流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3亿元,增长35.8%;争取国家和上级投资24.6亿元,增长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