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长寿之乡

历史

宁陵县—长寿之乡

宁陵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与商丘市交界、西和睢县毗连、南同柘城县为邻、北枕黄河故道与商丘市、民权县相连。春秋时称宁邑,战国时又名信陵,秦时谓宁陵城,公元前122年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始置宁陵县。黄河故堤横穿县境东北部,地势稍高。陇海铁路以南地势平坦,海拔50米。大沙河、兆河两岸有沙丘分布。现有耕地72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大豆为主;主要中药材有白芍、生地。土特产是产于石桥镇的金顶谢花酥梨,它具有皮薄味甜汁多渣少的特点。另有白腊条、张弓酒、山羊板皮等。2011年4月12日,我县被中国长寿之乡评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长寿之乡”,成为豫东地区夏邑县之后河南省第二个中国长寿之乡,2012年该县获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县”。我县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无霜期216天。

有60万人的宁陵县有百岁老人56人,成为中国又一个长寿之乡。 这是记者2011年12日从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健康城市发展论坛上获悉的。由论坛主办单位组成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委员会认定:河南省宁陵县为“中国长寿之乡”。

日前,由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编委、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詹国枢一行四人组成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委员会考察团深入到宁陵,围绕长寿之乡的各项指标对宁陵县的城建面貌、高寿老人健康状况、劳动保障、卫生防疫、绿化环保等各项社会经济指标等进行了认真实地考查。在进行认真评审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宁陵县人口结构、自然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条件、经济发展、社会养老保障、文化体育等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标准。批准河南省宁陵县为中国长寿之乡,这是我省继夏邑县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随着宁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百岁老人不断增加,全县有60岁以上老人59933人,70岁以上老人29239人,80岁以上老人10802人,百岁以上的老人56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10.07%、4.91%、1.43%、0.0094%。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5.231岁,比全国县级水平高3.231岁,长寿性、整体性、持续性都比较突出。

据了解,中国的长寿之乡多位于南方,沿江河分布,宁陵是现有长寿之乡中为数不多的北方城市。其长寿原因与当地的居住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俗、敬老风尚和社会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