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旅游攻略之定州开元寺塔

历史

保定旅游攻略之定州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初年,因建于开元寺内而得名,因它位于定州城内,又俗称定州塔。据文献记载,宋朝初年,开元寺僧会能奉旨到西天竺(印度)取经,得到佛教中传说的舍利子回来复命。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下诏,命在定州开元寺内建塔纪念,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建成此塔,历时55年。据《定县志》记载另有一说:此塔始建年份相同,但建成于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至和二年为重修之年,按此说修建时间当为22年。1961年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塔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十一层,塔基外围周长127.65米,高83.7米。塔身为八角形,平面有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一改以前早期塔的四方形式,显得雄伟大方,秀丽丰满。塔身为砖木结构。砖的规格不一,约有十几种。为了砖与砖之间的拉力,内筑了松柏木质材料,故当地流传着“砍尽嘉山(在曲阳县)木,建成定州塔”的民谚。从此塔修造时间之长,用料之繁多,可以想见当年建造工程之浩大。该塔不仅高绝于世,其建筑形式亦独具一格,塔身由内外层衔接而成,之间以回廊相连,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内设穿越塔心的阶梯,绕回廊盘旋可至塔顶。远观宝塔,如层层楼阁高耸入云。逐渐内收的叠涩出檐使塔身既显丰满又不失秀美。各层券门上的砖雕门额、门簪及券顶上雕琢的佛光将“佛光普照,香火缭绕”的盛景展现在人们眼前。其余四面砖雕假窗精工细琢、花纹各异、技艺精湛。塔体一层回廊内保存着北宋时期精美的壁画,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其上各层的佛坛、佛龛、回廊顶部的砖雕斗拱、两壁的历代碑刻、壁画保存完好。塔顶八脊八坡汇聚成砖雕莲花座,八角脊檐部各铸立式护法天神像一尊,座上为铸铁莲纹覆钵、仰莲,再上即为铜制宝瓶,俗称“塔葫芦”。定州塔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在佛龛内,以及各层回廊砖壁上,嵌有许多碑刻与名人题咏,现存34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