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公元?——527年)是北魏范阳郡涿县人,今涿州市东道元村时其祖居之地。东道元村南邻楼桑村刘备故里,北距涿州市中心仅为3里,现已划入城区。 郦道元故居
郦道元编纂了我国第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记述中华大地河道水系的书,名为《水经注》。这部四十卷三十多万字的煌煌巨著,产生于距今一千四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
郦道元的《水经注》虽是记载江河水道之书,却在历史上被人奉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该书用精妙隽永文笔,详细描绘了全国1252条河流的源流始末,涉及大小水体(湖、淀、陂、泽、泉、渠、池、故渎等)近2600个。他因水以证地,记地以存古,对河流所经地区的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等地理历史事件及任务做了准确生动地描述;加之他广征博引、资料丰富,甚至还搜集采用了不少有关的民俗谣谚、神话传说,因此为后来的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水利学提供了重要而珍贵的历史资料,并且为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学等多种学科保存了丰富的研究内容。《水经注》在隋唐时期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进入明代,研究者日多,逐渐形成一个专门学科——郦学,并先后出现了三个学派,即考据学派、词章学派和地理学派。
明代万历年间刊印的《水经注》,是郦学研究中考据学派正是形成的标志,奠定了郦学繁荣发展的基础。清朝初年,郦学的考据学派涌现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到了乾隆年间,这个学派达到登峰造极,把郦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阶段。为此乾隆皇帝表彰其中的学者戴震是“中尉继功人”。
郦学的词章学派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水经注》,着重于总结此书在文学上的成就。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表现出的高度文学素养和卓越写作技巧,早在唐宋时期就引起了文人的重视。唐诗人陆龟蒙有“水经山疏不离身”的诗句;宋代苏东坡自称“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明中叶的杨慎等一些学者,把郦注中的出色描写摘录成编,以供学习和欣赏,从文学的角度加以品评,并对郦注词章上的成就给予文艺理论的阐释,他们的评点本《水经注》的刊行,是郦学词章学派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