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历史文化

历史

廉江历史文化

廉江山水秀丽,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四季如春,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金、银、铝、锌、锡、锑和花岗岩、石灰岩、玄武石等20多种,其中银矿和花岗岩蕴藏量名列广东前茅。全市宜林宜果牧丘山地153万亩,山塘水库2800多个,九洲江贯穿市境西南89公里,全市可开发利用水域面积16万亩。境内双峰嶂为湛江市最高点,海拔382米。全国闻名的鹤地水库,山清水秀,储水量达12亿立方米,水面积122平方公里,有“人造海”之誉。董必武、邓小平、陈毅、郭沫若等国家领导曾莅临考察并予题词。由鹤地水库引流出去的雷州青年运河灌溉了遂溪、雷州、吴川和湛江市区。
[编辑本段]交通
廉江地理位置优越。道路基础建设好,交通发达,已形成公路、铁路、海运、空运门类齐全和相互配套的交通体系。黎湛线和广茂线在市内文汇后,向南联接湛江大港口,更突出了廉江交通大动脉和出海大通道的地缘优势,与国内外往来十分便利。交通工具也有长足进步,运输能力增强。
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国道325线和207线穿过全境,全长81公里。省道3条,全长93公里。由此把廉江城乡公路网与广东和全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八五”期间,廉江共投入公路建设资金4.3亿元,对公路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不断提高公路等级水平。到1995年底止,公路总里程达1592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6公里,二级公路13公里,三级公路52公里,四级公路683公里,等外公路1192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6.2公里。全市23个镇和356个管理区都通汽车。镇与镇之间的公路等级都达到四级以上水平。随着工业大道、南北大道、罗州大道的建成通车,以市区为中心,以国道和省道为骨架向各镇辐射的公路网络已初步形成。

标签: 广东省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