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学校音乐室,座落在科学馆东侧、植物园南侧(今体育馆东侧门口处),1925年2月落成,凡一层,三间,面积1554方尺,建筑费三千元。
音乐室建成后,分配给集美各部学生上音乐课之用:第一间为师范部艺术系教室,及风琴练习室;第二间为集美学校国乐队.练习室,练习时间为:下午3至4点,晚餐后6点半起一小时;第三间为师范部普通组乐理教室。
1923年是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十周年,也是他的五十诞辰。当时,叶渊校长和教职员十二名共同发起在全校师生和校外募捐款项建造一座“介眉亭”,一是为陈嘉庚先生祝寿,二是纪念他兴学功绩。陈嘉庚设在厦门专司集美、厦大经济汇兑的“集通行”也捐出240银圆。
“集通行”每月账务需寄到新加坡交陈嘉庚审阅,当他看到“集通行”账目捐款和来信说明后,表示断然拒绝“建亭祝寿”之举。因此,他先后给叶渊写了两封信,对建亭祝寿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首先在1924年3月27日电集通行:“告校长请取消介眉亭,捐款发回”。3月28日另函告叶渊:“昨见集通来信云,捐项240元,……始悉……‘介眉亭’系为弟而建,闻之殊深诧异,……无论兴工与否,弟决不接受。”他指出了建亭祝寿的危害性是“沽名钓誉,夸示纪念。”应该考虑的是“盖今日本校虽有许规模,而学生实益如何?可裨益社会如何?”而且“建亭制造虚荣,必能影响厦大,为无益有害,岂不误哉。盖我若能实行实事求是四字,加之不急功誉,必终显示无我之大公,则助厦大者必有其人,爱社会爱国家不为时欲所移。”并附言“此函乞送舍弟(指陈敬贤)一阅”。4月5日又寄给叶渊一信,指出:“不意诸君竟为目的已达,且欲建亭以树永功,而不计能否贻笑于将来。……唯寿亭之不可盖与集校甚为密切之关系。”
叶渊接信后无言以答,随即召开会议研究,遵照陈嘉庚函示,决定取消建造“介眉亭”,改建“军乐亭”;校内校外捐款一概退还。军乐亭是一座美观的八角翼亭,面积1320方尺,建费3500银圆,1925年4月落成,专供集美学校学生军乐队晨间练习军乐之用。
1949年9月集美解放。11月11日下午蒋机八架次滥炸集美学村,军乐亭支撑亭盖的八支石柱和亭盖被炸弹震塌,仅余亭台基石。集美学校音乐室也同时被炸毁。
为了纪念陈嘉庚谢绝建亭祝寿,一心为公不为个人虚名的品德,亭台基石至今仍保留着,以教育来者学习他的崇高精神。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
能力秀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4/x8yozyqm0307
博客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4/5ug3n261951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