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的泥河湾因拥有国际地质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和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早更新世石器时代的遗址,是当之无愧的国内外古人类、古地质、古生物学家探秘寻根的圣地,是人类祖先的东方故乡。泥河湾博物馆位于阳原县城新区泥河湾文化广场,占地20 亩,主体二层,局部三层,长91 米,宽53 米,高17米,建筑面积4623 平方米,总投资4100 万元,属国家中型展馆,是我省目前唯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可满足5 万余件出土文物的陈列展示。博物馆平面呈半圆弧形,面向东北,30 米高“人”字型标志柱高高矗立,象征着东方人类从泥河湾走来,在外墙墙面上分布着的条带花岗岩,代表泥河湾标准地层。
为全力保护、开发泥河湾,阳原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精心打好东方人类从泥河湾走来这一品牌,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和运作,作为保护开发泥河湾的十二项具体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泥河湾博物馆于7月29日正式破土开工,目前已开馆。泥河湾博物馆展厅面积2145 平方米,展厅的500 余米长展线分序言厅、四个主展厅、一个临时展厅,主要展现泥河湾标准地层、泥河湾古湖、马圈沟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餐食大象、侯家窑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猎马、虎头梁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制造工厂及于家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采集业与农业萌芽等部分场景。同时采用绘画、雕塑及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全景展现200万年前至1万年前泥河湾古人类狩猎、采集、用火、进食和制造工具的生产生活场面。
泥河湾是阳原县一个小山村,而以泥河湾命名的旧石器遗址群,凭借举世罕见的第四纪标准地层和早期人类一个重要的发源地,成为二十世纪全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并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十年来,以它命名的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层、泥河湾动植物群等,早已超出这个普通自然村的概念,成为研究我国第四纪地层、古生物、古人类、新构造运动及古地理、古气候学科的著名地区,为中外地质古生物界所熟知。整个泥河湾遗址群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年度跨度大,几乎覆盖了旧石器时代的各个方面,出土的动物化石、新旧石器石制品5万余件。泥河湾的学术价植引起了地质、考古界的普遍关注,泥河湾遗址群、泥河湾标准地层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微博主页链接
文章在博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