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歧口炮台

历史

黄骅歧口炮台

位于河北省黄骅市境内沧浪渠入海口旁的歧口炮台遗址始建于明朝时期,清咸丰七年的时候进行了重修。歧口自古就是兵家的防御重地。而这里南北岸各一座的炮台更是对这片海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歧口炮台遗址的北岸是“大将军”炮台,南岸是“二将军”炮台,两座炮台以“将军”这个名字来命名可见重要性。歧口炮台遗址虽是明朝建立的,但真正发挥炮台的威力是清咸丰年间。清咸丰八年的时候,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经常受到外国列强的入侵,而鸦片战争的爆发更是让外国列强来频繁地敲打中国的大门,关于歧口炮台遗址有史料记载,当时的英法联军倚仗自身的坚船利炮想在歧口强行登陆。歧口炮台的守军利用了这两座炮台将英法联军败退,所以不得不转往大沽口登陆,虽然最终改变不了英法联军在其它地方的登陆,但歧口炮台却很好的给英法联军很好的教训。由于历史的沧桑“大将军”已经消失不见了,但“二将军”炮至今完好地保存在黄骅市的博物馆内。到歧口炮台遗址旅游,你可以看到歧口设立了抗击八国联军登陆纪念碑。现在的歧口炮台遗址已经是河北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此旅游可以增强自己的爱国情怀,铭记过去那段历史。

歧口炮台遗址位于黄骅市,是渤海登陆的必经之地,在1900年时八国联军由此侵入了北京,为抵御外国侵略者,清政府从东沽炮台中还选运了两门铁炮到达歧口。回顾清代时丧权辱国的历史,不让敌人妄想侵入祖国的海防,铁炮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最有效的见证,也是最有价值的。歧口炮台遗址现在已经是北京军区与济南军区的分界线,此外在入海口处还建有军事观察哨所一座。该炮台始建于明代,在清代时进行过重修,建有大炮台2座,北岸为“大将军”炮台,南岸为“二将军”炮台。在清代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英国和法国联军攻打文州,打宁波,溯东海、黄海北上。歧口炮台驻扎兵员与当地民众协同一心,奋死抵抗,以至于英法联军败退。后来不得不转往大沽口登陆。当时两座主炮“大将军”、“二将军”之一的“二将军”炮至今完好,还保存于黄骅市博物馆内。现在歧口村渔港码头还设立了抗击八国联军登陆纪念碑一座。置身在歧口炮台遗址中会让您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最起码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