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市城东镇

历史

江苏兴化市城东镇

“脱水蔬菜之乡”城东镇,地处兴化城东郊,其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全镇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辖有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个市级水产养殖场,1个市级蔬菜加工园区。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镇通过实施“工业强镇、生态立镇、科教兴镇、和谐建镇”的战略,坚持基地、园区、企业同步走,“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招商引资环境优越。镇内水陆交通便利,水系排泄顺畅。东侧有盐宁一级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及204国道;南侧有省高兴东公路,兴泰一级公路、省级邮兴盐公路(S233)穿境而过。境内水网密布,东临渭水河,南有白涂河,北傍海河,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接通了有识之士的生财之道、致富之路。自然环境、水气条件较为理想,适合人居要求,政策环境宽松,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工业园区水、电、路配套,用地预留。治安环境良好,社会秩序稳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镇私营个体企业已发展到130多家,有脱水蔬菜、五金铸造、机械加工、不锈钢型材、照明灯具、乙炔气体等60多个品种。脱水蔬菜和回塑加工两大企业群已经形成规模,且呈蓬勃发展之势。其中脱水蔬菜企业主要加工香葱、青梗菜、苞菜、洋葱、胡萝卜等,产品远销韩国、日本、香港、台湾、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海内外客户的青睐。在全国30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
农业经济特色明显。镇内的10000亩绿色无公害脱水蔬菜基地、10000亩蟹田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20000头二元瘦肉型生猪养殖基地、20000亩鱼虾蟹立体养殖基地、10000亩意杨成片林基地、10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以肉鹅为主)和近200头“康太”奶牛养殖基地,形成了优化组合的绿色板块。
集镇建设方兴未艾。采取行政推动与市场行动相结合的机制,树立经营集镇的理念,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齐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邮电通讯、有线电视、供电供水、电信宽带、集市贸易、公交车、中心敬老院等应有尽有。集镇形象日新月异,集镇常住人口1万多人。
城东镇党委、政府正积极放大戴南、张郭效应,以奋发图强、只争朝夕的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素,向着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城东的目标迈进。
领导分工
赵桂银
主持全面工作,分管党建、干部工作,侧重招商引资、农村工作。
王永善
负责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贸、机关、农经、统计,侧重工业经济、园区建设。
陈茂华
负责人大工作,分管工业、招商引资、村建、土管、环保、园区建设(包括兴泰公路、大周公路)督查考核。
王中女
负责纪监、信访,分管政法(民政、扶贫)、科技、教育、审计、招标、资源管理、作风建设,侧重软环境建设。
赵 健
负责党务、精神文明建设、群团、老干部、人武、事业单位改革,侧重单位部门管理。
唐永琰
负责人武工作,分管农副业、农业开发、农业招商、村庄环境整治、自来水。
赵士舜
负责组织人事、老干部、办公室工作,分管服务业、劳动保障、建筑、运输、服务业招商,协管考核(单位)。
张和生
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集镇、卫生、防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达工程。
周 波
负责宣传、统战,分管文化、广电、妇联、共青团、工会、邮政、电信,协管农副业,侧重多种经营。
沈干俊
负责人大、农经站、招标办、资源管理中心日常工作,协管农经、审计、统计、自来水、考核(村)。
唐 俊
分管招商引资、安全、质监,协管纪监、信访、政法、工业经济、园区建设、作风建设[1]。
2012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7.83亿元,比去年增长11.9%;地区生产总值2.79亿元,比去年增长16.9%;财政总收入799万元,比去年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10248元,比去年增长13.6%。
1、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坚持围绕市场需求,因村制宜,紧紧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在发展林业、水生作物和特种水产养殖规模上取得明显突破。全年新增高效农业规模种植2000亩,特水养殖、种植新发展2100亩。完成成片造林372亩,农田林网2000亩,四旁绿化4万株,全乡森林覆盖率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0.5个百分点。更加注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适时发布植保信息,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三麦、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型育秧、栽插技术不断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广泛应用,农业经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全乡五大农业示范生产基地特色凸显,农业经济的区域特色、规模化经营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新成立全义农机、宏迪育秧、普金玉米和三农粮食4个新型农业科技合作社,全乡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了14个,为我乡农民提供了更加快捷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服务。
2、工业经济继续增长。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在投资信息梳理上、落户项目服务上、在谈项目跟踪上作出了不懈努力。2012年,全乡在建及签约项目4个,其中:扩建项目1个,江苏欧泰企业扩产新增投资2000万元;在建项目1个,由本地能人投资的秦淮渔业生态园项目,占地1200亩,计划投资3000万元,已达成与省农科院合作意向,着力打造高效渔业观光科研基地,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签约项目2个:一个是苏州吴江(久知)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本地荡滩水面资源,采用“渔光互补”模式,建设光伏并网发电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该项目正在推进跟踪之中。另一个是我乡在外能人引进的PVC新包装材料生产项目,由上海珈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兴办,该项目在我乡境内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项目规划正在论证协调之中。
3、劳务经济延续扩张。我们紧紧依托产业特色,充分整合和利用教育资源,加大政府引导和培训力度,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专业技能培训,鼓励能人带动,创建特色品牌,不断放大“劳务经济”亮点,着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劳动力有序高效转移。全年组织劳动力培训500多人,新增劳动力转移700多人。外出务工总数达12400人,全乡年劳务收入2.51亿元,人平2万多元。
围绕年初人代会上确定的6件实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千方百计抓好推进。全年累计共投入500多万元,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对全乡10000米水厂到村的主管道实施改造;高度重视闸、站、路、桥、河、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排涝站1座,维修排涝站4座,新建圩口闸2座,新建农桥7座,维修农桥4座,完成2500米4万方联圩加修达标建设任务,疏浚河道25条,全长22000米;认真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斜沟、仲南、仲北等3个二星级康居村创建;崔垛、三界等5村(责任区)的村庄巷道实施了硬质化改造,总长5000多米,浇筑混凝土1000多个立方;完成时堡至仲寨、镇区至付堡公路主干线亮化工程,新装路灯93盏;完成斜沟、付堡、仲北、仲南、三界等5个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剩下的5个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新建工程正在紧张实施,可望今年上半年全部建成达标;水环境整治实施长效管理,乡水务部门对全乡三级河道进行适时监控,及时组织打捞,清理各类水上垃圾13000多方。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