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新沂自古为徐州之域,沿至夏商。周代地属钟吾国,春秋时属吴,战国属楚。秦时建司吾县,西汉时分设司吾、建陵两县,南北朝时并入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易名为宿迁县,新沂地域大部分属宿迁县达1100多年。民国时期,中共党组织先后成立过潼阳、宿北二县抗日民主政权。1949年5月,由宿迁、沭阳、东海、邳县四县边区析置新安县,1952年9月经政务院批准更名为新沂县,1990年2月撤县建市,下辖26个乡镇。1998年国务院批准新沂市为中等城市规划。2005年底,经区划调整后,新沂市下辖16个镇,253个村民委员会,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及2个开发区和马陵山风景区。
【文化传统】 新沂建治时间较短,文化史料匮乏,经多方钩沉捞佚,亦可见新沂历代英才名士辈出,为新沂历史染增璀璨的光彩。南宋抗金英雄魏胜,多智勇,善骑射,英勇抗金,威震敌胆;“臧纡青,敦行博学,概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自少倜傥好谈兵,所交多不羁之士,当世贤杰。”(《清史稿·臧纡青传》),臧纡青乃清代抗英禁烟勇士;清代康熙时期的女诗人倪瑞璇被誉为可与李清照比肩的女诗人,清朝中期诗坛领袖沈德潜赞扬她“独能发潜阐幽,诛奸斥佞,巾帼中易有其人耶!每一披读,肃然起敬。”翟沅洙评论她的诗“无粉黛脂泽之色,有风霜高洁之象,岩岩如对正士端人”。清代道光年间民间女诗人陈王氏,自幼聪颖好学,博读经史,修习诗文,尤工于诗词,有佳作流传于世。民国期间,抗日烽火燃起,更有黄景武、王东楼、宋耀南、赵存祯、宋延年等9000余名新沂儿女抗日救亡,以身殉国,忠魂不朽。解放战争中的“十人桥”、陈毅元帅指挥的“宿北大战”更给国人留下金曲壮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新一代文人墨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王辽生,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霍守义,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陈广德、陈琪,散文诗作家周勤,纪实文学作家唐文明,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胡宝玺、伏立安、马德华、庄安乐、丁乐举、刘一品,省民间文学家协会会员王新亚(书法家)、张继鹏、陈祖忻、李元昆,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潘铁鸣、省戏曲家协会会员徐信英、谢学礼、王玉凤、王桂凤、于志学、李元昆、徐玲儒,省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杜其华、张虎等,他们皆有佳作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