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店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

赊店历史文化名镇

“唐河有个塔,离天一丈八;社旗有座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此言虽有夸张,但可知该会馆春秋楼确属高大巍峨之建筑。春秋楼因楼中塑有关公夜读《春秋》的像而得名,可惜此楼已于清咸丰七年(1857)被毁,现仅存月台遗址。2006年5月20日,一尊高12.3米的关公铜像落成,表达了后人对关公的仰慕之情。  河南社旗赊店历史文化名镇,社旗古称赊旗,位居河南省西南部。1965年建县时,周恩来总理取谐音改为“社旗”,寓意为“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地属水陆之冲,商贾辐凑,而山陕之人为多。”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社旗为水旱码头,为南北九省的交通要道,全国有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尤多秦晋盐商大贾。仅各省商人建的同乡会馆就有
山陕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十余处,其中山陕会馆独领风骚,“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