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有关历史简介

历史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有关历史简介

一、大杨树名称由来:大杨树一词为汉语。据史料记载和多方考证,一百多年前,大杨树镇区这个地方是一片空闲的开阔地。没有高大的树林,大部分是灌木丛生的小树和草甸子。但在甘河北岸的冲击平原上,却生长着两棵伟岸高大、出类拨翠的白杨树,其直径约1米多。当时有一些“安达”(经商做买卖的人)都以这两棵大杨树作为经商地点标记进行商品物资的交易;一些利用河流放木排和购买木材的汉族人偶尔路经此地,也以此作为停排休息的地方。久而久之,便因此得名——“大杨树”,并延续至今。
二、历史沿革:早在清朝光绪30年(1904年)猎人在大杨树“九峰山”附近,发现了煤田露天煤。光绪32年(1906年)清政府奏准开采。宣统元年(1909年),黑龙江省总督府与官商合资建甘河煤矿,用船运煤。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元年(1912年)从嫩江右岸的博尔气至煤窑铺设一条轻轨马拉铁路,每年运出煤炭约7200吨。从此,这里就有了人烟。民国九年(1920年)停止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