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南堤有一座青龙古庙,又称安济王庙。这座神庙历史悠久,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这座庙原是祀青蛇神的,潮人敬蛇如神,特别崇拜一种碧绿色的小青蛇,称青蛇为青龙,遂建青龙庙以祀之。据乾隆《潮州府志· 寺观》载:“前明滇有宦于潮者,奉神像至此,号安济灵王。”这个神像即蜀汉永昌太守王伉之像。潮州民间相传,安济圣王神像是清初潮州人谢少苍从云南奉回来的。
王伉是三国时期蜀汉永昌太守,保土安民有功,死后当地人立庙纪念。传说多次显圣,历朝加封至安济圣王。传说清朝初年,潮州人谢少苍到云南永昌为官,有难,安济圣王显圣助其脱难。后谢氏回潮,便刻安济圣王神像带回潮州,在家中设坛祭拜。渐渐地乡亲邻里到他家中拜安济圣王的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谢氏遂迁神像到青龙庙,供善男信女祈拜。
潮人迷信,王伉神像入座青龙庙后,香火很旺。潮州人称神为“老爷”,对王伉特别崇拜,敬称为“大老爷”,称青龙庙为“大老爷宫”。传说有一年韩江水暴涨,南堤岌岌可危,险情叠现。大老爷宫前忽见青蛇群集,随后水势渐退,转危为安。于是民众纷纷传说,是大老爷显圣,化身为青龙保境救民。
大老爷每年一次出游,按光绪《海阳县志》记载,于正月初四掷环正月下旬择日出游,这是潮州城最盛大的游神赛会。
大老爷出游时,礼炮轰鸣,鼓乐齐奏。前面开路的是南门外谢姓的锣鼓班,各社仪仗过后,是十多个经过挑选的健壮大汉,抬着大老爷神像和大、二夫人神轿,后面紧跟着十八队锣鼓班。游行通常要进行三天,路线从南春路入南门,游完从东门经江岸回庙。
大老爷出游,全城轰动,沿途人家商铺罗列香案祭品恭迎。祭品丰盛,有鱼、肉、家禽、粿品、整甑的甜粿、发粿,全猪全羊、糖狮糖塔,不一而足。各家各户门口挂花灯,鞭炮燃放不停。民众认为大老爷在自家门口停留会带来更大的好运和福气,因此不惜花钱购买特大鞭炮、烟火、王鞭、宝盖,队伍到来时,大放特放,组成炮阵火墙,阻挡队伍前进。而游行的时间是固定的,不能久留,必须奋不顾身往前冲。这一阻一冲,把游神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烟火把夜空照得通明、五彩缤纷,鞭炮巨响,鞭炮纸屑漫天飞舞,硝烟弥漫。偏偏这时又有好多人拼命往前挤,要乘机摸一摸神像和神轿。传说摸了神像会兴旺,摸了二夫人神轿会生男孩。于是万头攒动,人潮汹涌,善男信女,如醉如痴,一派狂欢盛况。
府城“营大老爷”这几天,邻近县、乡有很多人到城里来观看、朝拜大老爷,到处人山人海。日间便有许多潮州特色小食的摊档都挑到街上叫卖。潮州小食丰富多彩,有甘草橄榄、蜜浸洋桃、沙鱼皮冻蘸糖醋、猪肺煮番绿豆、粉肠汤、杏仁茶、小巧玲珑的芝麻粿仔、笋粿、“笑嘴”形状的凤眼饺、煎糕粿、蚝烙、“风炉窗”(一种面粉皮包豆馅的煎饼)、面蒸粿、无米粿、牛皮抽、沙茶粿、粿条汤等等,不胜枚举,真是潮州小食的大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