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四套在《走遍中国·走进淮南》节目中播出了《丹炉里炼出了豆腐》一辑,其中用了很长的篇幅采访了位于祁集乡祁圩村的“中国豆腐文化第一村”(现已建有“中国豆腐文化第一村”牌坊)的群众。在这里,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磨豆腐。
当地有民谣曰:“吃大肉吃大鱼,不如祁集千张皮;哪一朝,哪一代,祁集豆腐都不赖。”祁集,紧依淮河北岸,与八公山隔河相望。此地土壤肥沃,很适宜大豆生长;另外地下水质优良,也很适合做豆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笔者推测,作为淮南王的刘安,淮南国的荣耀即是淮南王的荣耀,淮南国的臣民(民间传说豆腐的发明者是祁集的祁老大)有了发明创造的光环很自然地要记入刘安的名下,这是合乎情理的。但是,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自于群众、来自于劳动和实践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