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兵变

历史

两当兵变

“两当兵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西北地区发生的一次武装兵变,也是在甘肃发动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兵变于1932年4月,由陕西省委指挥,许天洁、刘林圃、习仲勋等人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发动,兵变失败。

1930年初,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各地中共党组织派出党员秘密去十七路军

开展工作。长期隐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条件成熟时,发动武装起义,把部队逐步改造为公开的红军武装,以壮大革命力量。这年春天。中共陕西省委派习仲勋到长武县杨虎城部的警备骑兵第三旅三团二营从事兵运工作,从此,习仲勋开始了他在陕甘地区革命斗争的生涯。警备骑兵第三旅是杨虎城收编的杂牌部队,三团二营营长王德修曾是共青团员,与习仲勋是同学关系。进入该营后,习仲勋立即和共产党员李秉荣、李特生三个人成立了党小组,并在党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兵运工作。他们确立了“在发动士兵进行日常斗争、促进士兵革命化的基础上,发展组织,团结士兵,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工作方针:提出了反对打骂士兵,改善士兵生活,按时发饷、发鞋袜的要求;进而提出“反对军阀战争、拥护红军”的口号,成立了“红军之友”社。他们还在该营积极发展党员,扩建组织。随后又成立营党委,推选习仲勋担任营委书记。通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发展了30多名共产党员,全营从营到连、排、班都建立了支部,该营逐步被地下党所控制。[

两当兵变虽然失败了,但无论如何,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两当兵变是土地革命时期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发动的一次重要武装斗争,也是西北革命史、人民军队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我们要从两当兵变光辉历史中学习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党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无比坚定的信念,学习他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它不但鼓舞了红军的士气,而且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震慑了国民党政府。同时,这种深入虎穴开展秘密工作,坚决走武装斗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共在国民党内部开展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7年,县委专门成立两当兵变暨红军长征在两当党史资料编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两当兵变”旧址暨红军长征经过两当的革命历史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同时确立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征集到珍贵革命图片200多幅,重要革命文物50多件,组织编撰《红色两当》。《光明日报》和《法制日报》资深记者还进行专题调研,以内参形式上报中央有关领导。[6]

2008年,两当兵变纪念馆建设项目作为省人代会提案提请有关部门办理。省市有关部门正式批复,投资420.677万元,恢复修建两当兵变纪念馆。省委宣传部已将两当兵变纪念馆推荐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报中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