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饶文明塔

历史

三饶文明塔

三饶文明塔,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古城南门外二华里的山顶上。清代《饶平县志》载:塔分七层,高五丈,底层周围六丈五尺,厚六尺八寸;门宽三尺二寸,用青砖条块砌成。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塔为空腔,于藩为塔题联:“文光已授青藜杖。科第朕绵报士心”,祈望饶平子孙后代继承先贤,知书识礼,辈出人才,文运昌明,命名文明塔。在今天来说,忆念先贤,冀求代代子孙,奋发有为,争取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受升平盛世的乐趣。可是社会上历来就有不少迷信风水的人提出非议说“三饶古称‘蟹地’,这里建塔,钻伤了‘蟹身’,败坏了古城的风不”。果真如此么?历史证明就是公正的裁判者,咱是新时代的人,自应对郭于藩建“文明塔”给以公正的评价。 这塔的两侧有一副门联曰: 文光已授青藜杖 科第联绵报士心 可见郭于藩在此建塔,无非是要继承与弘扬先贤的教化,想以东汉刘向的“专精□思“为榜样,冀望后代子孙出类拔萃,多出俊彦,人杰地灵,得占榜首。如此美好愿望,诚足称道。 文明塔在饶平古城三饶镇郊双溪畔的山上,塔下不有七榕桥——株古榕七条榕根并排横跨溪面,构成一座天然的桥梁,成为三饶古城的胜景。这里又是南宋状元王十朋在双溪寺旁立碑之所在。他曾对饶平的地理环境赞美说:天下大乱可无惧;世间饥荒得有收。简直把它夸成粤东的据险要地了。文明塔历经风雨灾难与峰火战乱之后,依然屹立峰顶,雄伟壮观。充分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1981年被列为饶平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个人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4/tylowQIUYANPING

我的博客:/upload_files/2021/10/04/bvfeo2210469152

我的新浪微博:/upload_files/2021/10/04/inusaqyanping?s=6cm7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