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前169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祖先为卷(今河南原阳西南)人,后徙居沛(今江苏沛县)。西汉开国功臣,名将,被封为绛侯。在推翻秦王朝、楚汉战争和汉初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见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周勃所统率的部队一直担任主力,经常被配置为禁旅前锋,功勋卓著。
大汉初定时,各诸侯王的反叛不绝,周勃成为汉初平乱的主将。在平定韩王信的叛乱中,周勃率军攻下霍人县、晋阳县和太原郡的六座城池。后击韩王信军于硰石,北追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有力的打击了韩王信的主力部队,并因阻击韩王信的匈奴骑兵有功被升为太尉。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周勃率军讨伐叛将陈稀于代。斩陈稀将军乘马降,沃捉陈稀部将宋最和雁门郡守圂、云中郡守边、丞相箕肆和将军勋。平定了雁门郡的十七个县和云中郡的十二个县。歼灭陈稀军队,斩杀陈稀,俘虏了他的丞相积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平定了代郡的九个县。还有高祖十二年(前194年),燕王卢绾反。周勃以相国的身份取代樊哙统率部队攻蓟。活捉卢绾大将抵、丞相偃、郡守陉、太、尉弱和御史大夫施。屠灭浑都,共平定七十九个县。周勃跟随高祖平乱中共计俘虏相国一人,丞相两人,将军与二千石官吏各三人,还单独打垮两支部队,攻下三座城池,平定五个郡,七十九个县,活捉丞相、大将各一人。战绩赫赫,功不可没。
他为人质朴,不善言词。汉高祖刘邦临死前,吕后询问丞相人选。高祖曾说,周勃重厚少文,将来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他,可以任为太尉。高祖死后,周勃以列侯事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任为太尉。吕后死后,诸吕秉权,危及刘姓统治。周勃与丞相陈平合谋,联络朱虚侯刘章等宗室重臣,先用计谋解除了吕禄的兵权,争取了北军;又消灭了掌握南军、占据未央宫作乱的吕产,平定了诸吕之乱,并迎立代王为帝(即汉文帝刘恒),对汉初政治的安定起了重大作用。
文帝即位后,周勃为右丞相,位在左丞相陈平之上,但他不熟悉丞相职守,文帝曾询问全国一岁决狱和钱谷出入的数目,他无言以对。文帝很不满意,周勃只好称病辞职,由陈平专为丞相。不久,陈平死,周勃复为丞相。岁余,又被罢免,遣归封国。周勃怕文帝杀他,在封国时经常身穿甲胄,令家人执持兵器。有人告发他企图谋反,结果被廷尉逮捕下狱。文帝见太后时,太后生气的说:“绛侯周勃诛诸吕时,当年身上挂著皇帝的玉玺,在北军统率军队,不在那时谋反,现在在一个小县里,难道要谋反吗?”文帝已看到了绛侯在狱中的供词,便向太后道歉说:“官员们正在查清这件事,准备释放他呀!”于是派使节赦免了周勃,恢复爵邑。绛侯出狱后慨叹:“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 !” 周勃再次就国,于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卒,谥武侯。
周勃的历史评价颇高,刘邦说:“安刘氏者必勃也。”司马迁则直接将他比作周公,说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班固也赞他:“周勃为布衣时,鄙朴庸人,至登辅佐,匡国家难,诛诸吕,立孝文,为汉伊、周,何其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