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今天又见面了,猜猜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猜不到吧?哈哈。回顾历史遗迹——钟鼓楼遗址。俗话说得好呀,“四川有个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镇宁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这句话就能够看出钟鼓楼在镇宁人乃至安顺人心中的地位。
镇宁钟鼓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位于镇宁老城区的城中最高处。由于镇宁盛产石头,以前的镇宁全是石头建造的房屋,一眼望去全是银色的世界,故而有“石头城”、“银城”之称,所以钟鼓楼的楼身也是采用质地上好的大青石砌成,石色晶莹,砌工致密。“檐牙高啄,飞阁连云,雄关蔽日”。据清道光末年修撰的镇宁第一本县志记载:“平地建二石台于街之两侧,各高2丈,宽3丈,长5丈,上建阁楼3层,高3丈有余,势甚雄峻。”建成后曾经是当时安顺府的胜景。
到了同治年间,苗族首领黄金印所率起义军攻陷镇宁城,“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巧夺天工的钟鼓楼毁于战火之中。
后到了宣统元年,有热心士绅又捐钱捐物在原址上重修钟鼓楼,新楼仍为3层,因陋就简。新楼上刻对联一幅:“无力挽天河,扶一楼高出重霄,听鼓声鸣政绩,随时思召杜;有心培地脉,愿百代挺生硕辅,看簪缨世继,勋名当不让范韩”,表达了修楼人对科业兴盛,人才辈出的美好祝愿。新楼建成十余年后,一妖道自号“铁板道人”流窜乡间传播邪教,蛊惑民众,诈取钱财,被当时的县府抓去打板子,该妖道怀恨在心,装疯卖傻,整日在县城内喃喃自语:“谷子谷子两头尖,中间一团火圈圈。”竟于民国8年的夏天伺机放火烧掉钟鼓楼。池鱼之灾,殃及无辜。
钟鼓楼此次被毁后再也没有修建,空余巨大石基和烟薰火燎的残垣断壁,虽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不复,但依稀可见当年风采。现今的钟鼓楼作为遗址被保护了下来,镇宁要是有什么大事小事都会有公告贴在那里示之于人。且那里作为镇宁老城区的中心,人流算得上熙熙攘攘,还是个观赏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