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习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全市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总人口261万。辖西峰区和环县、华池、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7个县,116个乡镇。庆阳东接陕西省的延安市;南与平凉市及陕西的咸阳市相连,北邻陕西省榆林市及宁夏的盐池县;西与宁夏的固原市接壤。庆阳是光荣的革命老区,为原陕甘宁边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永远的红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富集,长庆油田的发源地。
庆阳市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介于东经106°20′至108°45′与北纬35°15′至37°10′之间。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之称。区内东西之间208公里,南北相距207公里。
“庆阳”一名,取之宋代政和年间。宋太祖建隆元年置庆州团练,乾德初又升为庆州。到英宗治平年间改设环庆路。乃合环州和庆州首字而得名。政和七年(1117年)在庆州设“庆阳军”节度。“庆阳”这一名称方见于史册,并沿用至今。因庆州州治城址位处马莲河上游环江(二河中位居西又称西河)与柔远河(又名东河)汇流以北的三角台地内(即今庆城县所在地),古人以水之北为阳,故名“庆阳”。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任“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和其子范纯仁两代驻防庆阳,筑城练兵,保境安民。元明时仍为庆阳府。清康熙四年庆阳划归甘肃布政司,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制,为庆阳县(庆城县),属陇东道。
庆阳市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9米之间。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面积382万亩。董志塬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700多平方公里,横跨庆阳市四县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子午岭40621公顷次生林,为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有“天然水库”之称,生长着松树、柏树、桦树等200多种用材和经济林木;栖息着豹、狍鹿、灵猫、黑鹳、鸳鸯等150多种野生动物,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子午岭海拔在1600至1907米之间,林区内峰峦叠翠,谷壑幽深,登岭远眺,群山连绵,峥嵘突兀,云海翻腾,保护区森林覆盖率88.3%,现已建成的正宁凋令关、合水的烟景川、东华池的抗大七分校、大凤川的七七O团大生产运动旧址,烟雾沟等休闲垂钓及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