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之孟宗哭竹

历史

孝文化之孟宗哭竹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温衾,孟宗哭竹,中国历史二十四孝,孝感占其三,孝感因此而得名。在这里,让我为大家介绍孟宗哭竹这一典故。

孟宗哭竹生笋是二十四孝故事之十六

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孟宗的孝子,家中有年迈老母亲双目失明。平时,孟宗为了使老母亲欢心,每次母亲所提要求都百依百顺,有一年冬天,孟宗的母亲突发奇想,要吃新鲜竹笋,孟宗当即拿起锄头往毛竹林里去挖。但天寒地冻,孟宗挖了整天还不见笋子的影子,这种季节,哪时有笋子挖呢?为了不使母亲失望,孟宗不顾整天劳累和饥饿,继续在毛竹林里挖呀、挖呀。太阳已经落山了,还没挖到竹笋,孟宗急得没有办法,就抱着竹子痛哭道:“苍天呀!您若灵感,就让竹子长出笋子来吧”。孟宗的孝心真的感动了上天。一会儿,竹子下边真的长出笋子来。孟宗高兴地把竹笋挖回去孝敬老母亲。

如今竹林里的笋子上面的小水珠秒是当年孟宗的泪水。为了颂扬孟宗求笋孝敬母亲的事迹,后人还将“孟宗哭竹生冬笋”编成故事,教育后人以倡导尊敬老人,孝敬双亲的风气,并将毛竹命名孟宗竹,冬笋称为“孝子笋”。

后人有诗云: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孝,是冬季里温暖的阳光,它让冰冷的大地焕发出春的活力;孝,是心灵里盛开的鲜花,它散发着比自然界的花朵更永恒、更持久的清香。“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为了全天下的父母,让我们在孟宗的故事里把孝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