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洲

历史

魅力新洲

新洲区武汉市的远城区之一,位于武汉市东北部、大别山余脉南端、长江中游北岸,界于东经114°30′—115°5′和北纬30°35′—30°2′之间,东邻黄冈团风县,西接武汉市黄陂区,南与武汉市青山区、鄂州市隔江相望,北与黄冈市红安县、麻城市毗邻交错,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岗与河流呈“川”字型排列,俗称“一江(长江)、两湖(武湖、涨渡湖)、三河(举水河、倒水、沙河)、四岗(楼寨岗、叶顾岗、长岭岗、仓阳岗)”,为武汉大武汉东部水陆门户。1951年6月建立新洲县,隶于黄冈地区。

1983年8月划归武汉市管辖,1998年9月撤县设区,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新型城区。全区版图面积1500.6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82%,水域占18%;总人口98.7万,辖10街3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风景旅游区,是全国闻名的“双孢蘑菇之乡”“建筑之乡”,享誉荆楚的“教育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区政府所在地邾城是武汉市的卫星城,阳逻开发区是市区共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是武汉市四大风景旅游区之一。

新洲作为地名,它既指城镇,又涵盖举水下游沿岸地区,直至成为黄冈县西乡的代名称,所以1951年设县时,定名为新洲县。1983年新洲县由黄冈地区划归武汉市,设武汉市新洲县,成为武汉的一个远城区。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国函[1998]77号)批准:撤销新洲县,设立武汉市新洲区,以原新洲县的行政区域为新洲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邾城街。

阳逻街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地处新洲区西南端,与武汉市青山、洪山两区隔江相望,北与区仓埠、汪集两街接壤,西与黄陂区武湖街相接,东与区双柳街相邻,版图面积238平方公里,总人口20余万人,辖58个行政村(另有8个村交开发区托管)、14个社区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