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武督尉”孙悦恭

历史

“三品武督尉”孙悦恭

“三品武督尉”孙悦恭

孙悦恭(1832-1882),字中正,新野城北18公里沙堰镇焦店村人。咸丰任子(1852)科进士,任浙江嘉湖卫守备。军事之外,兼管漕政。官至四品,死后加封“三品武督尉”。
公资性聪颖,举止端严,幼习儒书,无所不通。为文英姿飒爽,直入韩苏之室,不规摩于近时声调;诗有唐音,字晋晋贴。弱冠即游痒。食廪饩,飞声黉门之工。南阳公名进士教授刘椿元先生,闻其品端学优,堪为师范,遂负笈从之。椿元及悦恭幸斯道,爰筑馆于淯滨授徒。其中四方之士,列门墙者甚多。公勤于教诲,寒暑不辍 。每日于四书五经外,兼学时政。故凡循循秩秩矩步方行者,不问而知。为公之弟子也,事亲至孝,孺慕终身。兄弟友而敬待,子侄慈而严,交朋谦而直。于族党之贫乏者,量事以资助之。遇道途饥馁者,以粥以饮食之。
公后弃文就武,以武进士第十二名选授。在浙江任职期间,事务剧繁,多著劳绩。引进中原能工巧匠于浙,改进生产工具,促进农业发展。独自周济贫乏,不稍吝惜。有李某者流离失所,公为辟一宅,使日渐小康焉。又有南人携女行乞,公见而怜之,收此女为义女。公被乡人推为寨首,公款不给,公捐私囊三百缗助之。公性情坦荡,容貌魁梧,时而弹琴自慰,时而击剑为雄。东望海岱,西登华岳,南眺荆湖,北游燕蓟,求天下奇游壮观以自雄,寻宇内贤人君子以自助。
公于1882年考取正贡例授儒学训导,入京赴铨选期在即,归家染疴,里人闻其疾笃,共为祈祷,抢地呼天,愿以身代非,感孚有素,乌能如是,遂卒焉,享年50岁。
公世居新野黄官寨(焦店村),其孙孙仁,为清末武举,军功六品,应赠武德骑尉。孙仁忠厚传家,器量宏深,有先民遗风。性豪爽,善骑射。有乞贷辄应之。邻里乡党凡有争讼,孙仁皆为排难解纷。首为团练,募民筑土堡,为一方保障,贼闻辄遁。黄河决堤,难民南下,公乃设粥场,亲给衣食,一时赖以全活。光绪三十一年,新野知县叶承祖加派粮银,民怨沸腾,孙仁和秀才高志南率众冲进县衙,知县逃走。这就是后来人们所传的孙武举“叉衙”。
(此文根据光绪5年陕西直隶州前汉中府南郑县知县赵聿灏、在籍候选知县赵广心所撰碑文和民国二十五年碑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