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棘阳关光武宿将岑公祠记

历史

汉棘阳关光武宿将岑公祠记

汉棘阳关光武宿将岑公祠记
史痴公

棘阳,古为黄棘,系楚襄王与秦昭王会盟之地。西汉高祖七年置县,因居棘水(今溧河)之阳而名。北魏时更名南棘阳,以别於其西北三十里之西棘阳(今沙堰镇古城村)。西魏时,南棘阳易名百宁。北周时并入新野县。汉棘阳故城历两千二百年,今属河南省新野县前高庙乡一带。城址南北五里,东西三里,其上瓦砾遍地,其下颇多汉墓、汉井、房基、街巷、水道、石兽等文物古迹,其内乃有“大堂”、“岑坟”、“花园”等地名流传至今。
棘阳为汉时名邑,战略要地。王莽时,邑人岑彭守本县长。及刘秀起兵,攻拔棘阳,岑公退宛而降,为秀重用,拜廷尉,迁征南大将军,封舞阴侯、守益州牧,公元三十五年殉难蜀中,谥曰壮侯,立庙祀之,明帝时绘其像于云台,为二十八宿之一。今故城之东下庙村岑族,乃岑公后裔,世代繁衍。另,刘秀拔棘阳北上攻宛时,曾败于莽军,自小长安(今南阳黄台岗)与妹伯姬共骑而奔,后遇次姊刘元及三个女儿,未及救,元及三女皆遇害。秀长姊刘黄之夫马毅(马武之弟,湖阳人)亦于棘阳城北三十里之棘水边(今施庵乡夏徐村西)战死,今马毅冢迹尚存,湖阳长公主刘黄居庵为尼故事尚传。
棘阳城东六里下庙村岑姓族人,沧桑演变,生息宇内。今海外岑姓华人,视棘阳为祖籍,奉故土若神明,诚所谓:“乡情血缘,源远流长;赤子归宗,共报桑梓。”今棘阳故城为历史文化遗址,国家重视,人民保护,地灵人杰,万象更新。斯土父老无论男女,不分李、王,皆以古城为荣,因岑公而豪,悉心弘扬华夏文化,振兴棘阳雄风,遂共谋善事,修葺棘阳关,复建岑公祠,塑绘邓禹、岑彭、马成等二十八宿英姿,传颂光武中兴大业,实乃利国利民流芳后世之举。
欤唏!义举可贺,善事当记,遂为之文。
古棘阳邑前后张楼村民    同立
公元一九九五年八月     谷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