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射戟台

历史

沛县射戟台

射戟台现在江苏省沛县文化馆院里西侧,是一座由有六个木柱支撑柱的亭子,底下有古人踩踏圆形古石板,直径122厘米,厚12厘。上方有木板匾额,匾额上书有鎏金字的 “ 射戟台 ”。亭柱两侧书有沛县籍书法理论家冯亦吾题写的对联:“一弦飞矢鸣画戟 十万雄兵卸征衣 ”。亭内有刻着“射戟台 ”的石碑和一圆形石盘,石盘上面隐约可见汉末名将吕布的足迹。
据说东汉末年,封建割据势力各霸一方,互相争斗,连年征战;当时盘据淮南的袁术,地广粮足,又有传国玉遍玺:早期势单力薄的刘备,后图虎踞徐州兵力雄厚的吕布。袁术看机会已到,遂拜季为大将,陈兰、雷薄为副将,统领步骑 3万,号称10万大军攻打小沛。刘备得到消息后,自知兵微将寡难以御卒,于是写信向吕布告急求援。吕布就在中间调和,席间双方不和,袁术欲要杀刘备,吕布双袖一拂取出方天画戟。吕布提戟在手,刘备、纪灵也大惊失色。吕布站在辕门离中军帐一百五十步言:“我若一箭射中画戟小枝,你们两家就得罢兵;如果我射不中,你们各自回营安排厮杀。假如有不依从我的意见的,我们就同心合力对付他。”只见吕布撩起战袍,挽起袖子,搭上箭,扯满弓, 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帐内帐外的将校无不齐声喝采。刘备因此免去一难,次日三处军马都各回营。
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年了,可是沛地的百姓却把当年吕布脚踏的石盘一代代保存了下来,并为它筑台勒碑。尽管吕布本人在史书中谤颇多,但他毕竟凭借自己的智勇,使沛地人民免遭了一场战争的劫难。

本文引自梧桐子:

能力秀:/upload_files/2021/10/03/c4uk4lq116281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