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溪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北部,是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与德江、正安、务川三县接壤,距凤冈县城约42公里,辖7村1社区,224个村民组10000余户40000余人,总面积20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也是凤冈县最大的乡镇之一,这里地处山区,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海拔800米左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11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2℃,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4℃,年无霜期280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降雨量1250毫米,最大降雨量1680毫米,最小降雨量840毫米,降雨量与光、热同季,协调一致。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为40%左右。群山环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土壤富含锌硒,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编辑本段概况
土溪镇 全镇的奋斗目标是科技兴镇、支柱强镇、商贸活镇,全镇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底,主要抓了烤烟产业和畜牧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完成了产值269万元,完成了财政税收80万元,畜牧业完成财政税收20万元,两个主要产业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在2004年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烤烟和畜牧产业,推进土溪烤烟强镇和畜牧大镇的进程,同时加大了果林及其它产业的规划和发展,特别是桔秆耕牛项目。
土溪镇秸杆养牛示范场是由凤冈县畜牧事业局草地站建设起来的标准示范场,2003年11月,凤冈县事业局与土溪镇人民政府签订了租地合同,由草地站租用原茶地工地100亩,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种草养畜、现种植优良牧草88亩。
土溪镇共有养牛农户5723户,全镇牛存栏7793头,鱼泉村是土溪镇最贫困的一个村,全镇共计1089户,人口4515人。全村主要以养殖业为主,特别是养殖草食家畜。2002年12月该村被列为国家级秸杆养牛示范村,全村共建秸杆氨化窑池258个,计1538.4m3,每年可生产氨化钙料2500吨,目前该村养牛4头以上的大户现有85户,养殖10头牛以上的大户8户,其中该村樱桃组有养牛大户36户,2003年出栏肉牛874头,盈利21.5万元,其中养殖大户曾凡祥常年存栏牛25头,2003年出栏103头,盈利3.5万元。
编辑本段扶贫开发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土溪镇是贵州省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为加快推进我镇贫困人口农业科技步伐,提高贫困户致富的能力,8月13日,全镇扶贫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班开班,县、乡人大代表、各村(社区)致富能手、村支两委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镇党委书记吴太生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土溪镇 本次培训班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根本,以早日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培训贫困农民掌握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突出“有机鸭养殖、核桃种植”两大支柱产业,以黔北民居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文明诚信、知法守法的新型农民。
培训会上,农技、畜牧等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以授课、播放光碟的形式集中进行教学。参会群众提问积极,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到湄潭、余庆现场观摩会上,群众积极与当地讲解员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等。
此次培训受到农民朋友热烈欢迎,他们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培训讲的技术实用,易学易会,外出参观学习,使我们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维,我们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好养鸭、核桃、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将培训中所学用于实际,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凤冈县土溪镇举行信用乡镇授牌仪式
2010年4月15日,遵义市首个信用乡镇授牌仪式在凤冈县土溪镇隆重举行。省联社副主任王兴、遵义办事处主任马林波、凤冈县委书记王贵及遵义市人行、遵义银监分局领导及各兄弟联社高管人员出席了授牌仪式。
土溪镇是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一类乡镇之一,地处凤冈县北部,与务川、正安、德江等四县的8个乡镇毗邻,面积206平方公里,辖7村1社区、65个大组,9623户、38292人,其中农户9411户、36762人。2008年6月申报为信用镇时,有5个村37个大组申报为信用村和组,分别占村的62.5%和大组的57%。2004年,土溪信用社存款余额为1448万元、贷款余额达714万元、不良贷款余额为217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30.4%。通过2005年的金融环境治理、2006年以来的“信用乡镇”创建,到2008年底,存款余额达4862万元、贷款余额达1639万元,分别较2004年上升3414万元和925万元;不良贷款余额为4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仅为2.4%。存贷款规模增加,不良率却大幅下降。
土溪镇
为创建信用乡镇,凤冈联社紧紧以政府为依托,通过信用社“三优”政策激励,双管齐下,银政共同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土溪镇政府和土溪信用社在会上介绍了创建信用乡镇的主要做法,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强化措施、大力“清非”。在银政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信用乡镇创建取得了显着成效,凤冈联社“三优”政策结出了累累硕果。“三优政策”一是利率优惠,即利率降低。2009年土溪镇信用农户和授信的国家公职人员贷款利率大幅降低,从2008年的月息9.96‰降到现在的5.7525‰,一年就为当地老百姓节省利息100万元左右;二是额度优惠,即额度增加。土溪信用社在2009年以前,信用农户的授信额度最大只有3万元。信用乡镇创建成功以后,信用农户的最大授信额度提高到10万元,全镇干部职工授信额度为5到10万元。全镇信用户凭《贷款证》或《授信证》在无需担保和抵押的情况下,随时可到信用社柜台办理10万元以内的贷款;三是服务优惠,即简便手续。在未创建成功之前,到信用社贷款提供资料多,办理贷款时间长。信用乡镇创建成功后,该镇人民群众到信用社贷款,凭《贷款证》或《授信证》仅几分钟便可贷到授信额度内的金额。信用乡镇的成功创建不仅打造了当地金融生态环境,诚实守信意识进一步加强,还解决了贷款“两难”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方便、快捷、实惠”,同时为建立诚信政府、打造诚信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本段特色产业
土溪皮蛋及养鸭基地申报有机食品
受凤冈县有机办的委托,凤冈县土溪镇皮蛋加工厂和养禽协会与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签定了合同,正式申报“皮蛋”及有机鸭养殖基地的有机认证。
中午,在凤冈县有机办负责人的陪同下,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陈瑞冰博士来到土溪镇皮蛋加工厂,听取了该镇党委书记唐隆强对皮蛋厂与养禽协会的运转和沃土小溪的条件后,认为地理条件不错,是个山清水秀建设生态家园的好地方。她就针对申请OFDC畜禽有机认证和申请OFDC加工认证作了详细的指示,并要求加工厂和协会分别做好有机认证文件清单中的各项准备工作,接受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检查,同时还与委托方凤冈县有机办(甲方)签下了《凤冈县土溪镇有机皮蛋加工及有机鸭养殖认证咨询》的协议。
协议规定,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乙方)对养殖基地与皮蛋厂进行调查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对技术服务的有机认证指导,并在网上宣传凤冈县土溪镇有机鸭和皮蛋开发;甲方积极配合乙方的各项指导工作,承担乙方工作人员开展现场咨询工作时的条件和协作事项。
土溪镇全力做好主导产业
粮油、烤烟、畜禽、茶叶、辣椒是凤冈县土溪镇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主导产业。土溪镇党委、政府着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用科技来武装,实现主导产业的蓬勃发展。
土溪镇 粮油生产。保证良种供应,推行100%的良种率和普及率,对确因困难买不起“两杂”良种的贫困户,土溪各村(社区)做好统计,扶贫、民政部门调查后给予补助。目前已销售杂交水稻良种l万公斤,玉米8000公斤。同时,化肥、农膜等物资已备齐,春耕备耕工作紧锣密鼓。土溪加大技术培训,抓好“科技入户”工作,使参培者每人掌握1—2门致富技术。同时要求群众提前作好病虫害防治及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提早季节躲过秋风秋雨和病虫危害。
烤烟生产。烤烟是土溪镇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支柱产业。该镇充分利用人力、土地、煤炭等自然资源、整村推进项目资源和调区加价增加投入等优势,加大宣传,做好引导,在各个环节上下功夫,以实现“1238”目标(即烤烟种植面积l万亩,种烟农户2000户,田烟面积3000亩,实现产值800万元)。目前,已落实面积9800亩,各项配套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畜牧业。畜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品改是重点,饲料是基础,防疫是保障,队伍是保证。土溪镇按小区建设和“五统一”要求,结合“四在农家”建设抓好改厕、改圈和沼气建设,推动牛、羊、鸡、鹅等养殖业全面发展。该镇今年新建畜牧业小区8个、兴办养鹅基地3个、养牛基地1个,新增外二元母猪1250头,全镇出栏商品猪3.8万头,完成畜牧税费统收26万元。该镇要求搞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认真做好春秋两防,常年补针和窝边补针。
特色产业。按照“猪——沼——茶”模式发展有机茶和生态循环经济,结合坡改梯和茶叶发展补贴资金,目前该镇已发展发展茶叶2000亩。据土溪镇党委书记唐隆强介绍,土溪今冬明春将再发展茶叶l一2万亩,同时对关坝的核桃和全镇的辣椒要加大发展。
凤冈县土溪镇鞍山村养牛协会成立
2008年12月8日下午,凤冈县土溪镇鞍山村养牛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为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主要工作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为养牛会员户提供信息、技术及销售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组织养牛会员户研究探讨养牛技术,大力普及科学养牛知识,从而提高饲养水平,提高牛的品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将养牛业逐步推向产业化经营。
鞍山村引进的西本杂交黄牛(刚满三月的牛犊)
鞍山村养牛协会将扶持养殖大户和散户,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走“牛——沼——草”的生态养殖之路,高密度种植玉米和甜高粱,使用青玉米苗和甜高粱苗饲养商品牛,使会员的育肥牛饲养始终走领先技术,强化“绿色食品”思想意识,打造绿色品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起来越严格,要想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附加值,就必然要走“绿色畜产品”之路,走种养结合之路。
在协会成立大会上,协会制定了《鞍山村养牛协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