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仓收师范学院的李欣璐,下面,就由我向大家介绍我家乡的历史沿途吧!
无棣县
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阳信县、高城县置无棣县。以南临 无棣沟(今盐山县、海兴县境内,隋末填废),因以为名。据《太平寰宇记》:“隋开皇六年置。取县南无棣沟为名。”627年(唐贞观元年)无棣县划入阳信县,684年(唐贞观八年)复置无棣县。
《隋书·地理志》记载:“盐山旧曰高城。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高城曰盐山(有盐山、峡山)。”在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八》河北道三中李吉甫也撰有:“盐山县,本春秋齐无棣邑也,管仲曰‘北至於无棣’。汉於此置高城县,属渤海郡。武帝以平津乡封公孙弘,即此县乡也。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为盐山县。盐山在县东南八十里”的明确记载,同时,并有:“鲁城县,本汉章武县,属渤海郡,有盐官。高齐省。隋开皇十六年於此置鲁城县。大海在县东九十里。平虏渠,在郭内。魏武北伐匈奴开之”的记述。
当时,以旧城为县治的盐山管辖范围相当广阔,其县域南至阳信、饶安,北至鲁城、平舒县界,西至清池(浮阳)、东至海。明洪武九年(1376)因鲞鱼书院兴起迁县治于东隅(即今县城)。
我的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