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会宁,有座山名叫桃花山,该山三峰秀丽,主峰枕东雄踞,侧峰两翼环抱,势若鲲鹏,志在云霄。山色如桃红,鲜艳形如流丹,故名“桃花山”
话说在(周朝)周郝王执政时期,七雄争霸,强大的秦国一崛而起,多次向周王问鼎,周郝王所管辖的地区不过才有三四十座城池,二三万人口而已。外受敌侵扰,国力日下,郝王很是担心。为了挽救即将衰退的国势,郝王就借债抵抗秦国。不料却负债累累,境况更加困迫。这时候,有一位老臣像郝王说:“臣这几天观察地运,有股龙气聚于西北方向,望周王配人除掉,这样才可以延长我周朝的国运。”郝王很高兴,于是命令西周公前去。
西周公每天沿着龙脉走势行走,晚上观察星像,苦苦寻找。一日到了一地方(会宁)走到祖河与历河的交汇处,忽看见有山峰突起,主峰高居,侧峰左面环绕右面相抱。势若鲲鹏。周围群山呈斗供之势。山下祖河的水与历河的水相交汇,隐隐遮掩,不见首尾。看了这一景象,西周公很诧异,就住在这个地方。
山下有户姓郭的人家,长期居住在这里。家中有位威望很高的70岁老汉,善于算卦,此时这位老汉得病,自己感觉离死不远,于是算了一卦,想了许久,就把儿子叫到床前,叮嘱后事:“我死后,把我埋在山主峰顶上,你在墓旁建一草庐,有窗无门,并入住其中,为我守灵一百天。这一百天的饮食都由别人通过窗户往进送,百日不满,一定记住不可出庐一步。”说完老汉也就一命呜呼了。儿子按照老汉说的,葬于山顶,墓旁建了一间草庐,为老汉守灵。
儿子守灵期间,所有吃喝都通过别人从窗子里面送。一百天快要满了,时节正值七月,天气非常炎热,儿子产生了烦躁之情。到第99天的夜晚,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儿子听到雷声,非常焦躁。快到天亮时,雷电停了,儿子实在闷的呆不住了,于是将两手伸出窗外,这时正好西周公带兵上山查看,忽看见一庐中有一白龙从窗中探出头来。两只龙爪在晨色中格外醒目,西周公看见这一状况,赶紧命令士兵将此庐围住,说是迟,那时快,一士兵拿着青铜剑,将白龙之首斩落于地,不一会龙血喷洒,遍山染红,人称“桃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