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城隍庙位于揭阳东门城隍街,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现存建筑物有山门、大门、两庑、大殿、养生池、石拱桥、夫人厅等。大殿供奉城隍主神及财粮、三关水府等三十余尊配祀诸神,夫人厅供奉城隍夫人。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
大门是穿斗式的构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四间,悬山顶。梁架中为抬梁式,东西端是穿斗式排架结构,因而形成内柔外刚,边刚中柔,具有抗地震和防台风的功能。殿内的梅花金柱,直径0.5米、高5米,墙厚0.72米。
大殿后是夫人厅,厅前有养生池,池水有通道与溪河相通,随潮汐涨退,池周以石板为栏,中有石拱桥,池左右两边各植一棵水松,有85年树龄,至今苍茂挺拔。夫人厅梁架结构与大殿类同。但其明间梁架的楣枋均有藻草,莲花通雕,刀法明快古朴,流畅大方,均为明代所刻。
庙中原挂着明清以来的许多木刻金漆楹联,深富哲理禅机。“文化大革命”期间尽毁,1993年,由群众捐资全面修复。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阳城隍庙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传统工艺特色。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科学严谨。大殿四壁仅仅起着防护作用。建筑结构防震性能很高,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巍然不动,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改革开放后,1997年城隍庙再次揭顶重修,扩建三山门前牌坊楼一座,面宽三间,石木结构,门前增设石狮一对,并请了启功先生书写大殿“明镜高悬”横匾。
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城隍庙出巡,这一天的榕城区肯定是人山人海,每条路都会封住,城隍庙伯俯打大人出巡,祈求新一年国泰明安,风调雨顺,这一天,家里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热闹,看平安,这一天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
我的梧桐子专题网站:
我的梧桐子文章:
我的能力秀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3/icqm6Katetsui
我的微博:/upload_files/2021/10/03/rfdp51853468711?from=profile&wvr=5&loc=infdomain
我的博客:/upload_files/2021/10/03/ooibjweijian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