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开封——龙亭公园

历史

我家乡开封——龙亭公园

龙亭位于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建于六朝(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及金朝)皇宫的遗址之上,以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的龙亭大殿为主,由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照壁、朝房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组成。充分显示了北方皇家园林的雄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人们将龙亭视为“古都的象征”。龙亭占地面积 86.6 公顷,其中水域面积达 47.3 公顷,公园三面环水,风景秀丽,既有北方宫殿浑厚之气魄,又兼南国园林秀丽之娇美 ,是国家 AAAA 级景区(点),并以龙亭为主的龙亭湖风景区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使龙亭闻名遐迩。

龙庭公园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达167年之久。当时的宋京极为繁盛,宫殿建筑很辉煌。可惜金人侵占开封时,宋皇宫建筑大部分被烧毁了。后来,又经过多次兵燹和黄河决堤,宏伟的宫室已荡然无存。在过去皇宫遗址上只留下了龙亭这座建筑物,而这座龙亭却是清代所建。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72级台阶。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游人登上平台,入殿观看陈列的文物后,多在石栏前眺望开封古城景色。龙亭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道旁有两个东西对峙的湖,东为潘湖,西为杨湖。传说,东湖为宋朝“太师”潘仁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个奸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浑的;西湖为宋朝抗辽名将杨业的府第,他舍身救国,是个忠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清的。这个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但反映了人们对忠奸的态度和感情。现在龙亭,潘、杨两湖,以及龙亭后面的假山花园,都辟为龙亭公园。从龙亭前的大道,过潘、杨两湖,再往南,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店铺林立,这条大道历史上是一条宽阔的御道。现在这条大道已仿照<清明上河图>的模式改建为“宋都御街”,长约400米,两旁的店铺全部是仿宋建筑,主要出售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和书画。宋代著名的樊楼也是按照“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复,主要经营高档食品及北宋皇宫御菜。这条街与龙亭公园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具有宋代特色的游览点。

身为六朝皇宫,占地面积1038亩,其中水域面积(包括杨、藩二湖)710亩的龙亭景区定然有它的内涵。按清万寿宫布局而建的古建筑群体,自南向北由午门(景区南大门)、玉带桥、嵩呼、朝门、东西朝房、照壁、龙亭大殿、宋代蜡像馆、东西垂花门和东西跨院、北宋东京城和皇城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门遗址,<五岳真形碑>方亭、北门、东便门等组成。另有植物造型园、盆景园、梅园、园林景观等等。龙亭景区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加上每年一次的菊花盛会主会场设在这里,龙亭成了开封的象征。 龙亭是开封最大的风景区,公园面积为83.13公顷,其中水面过半。龙亭一带早在一千多年前曾是唐朝宣武军节度使衙署的所在地,后梁时改建为皇宫,名建昌宫。后晋、后汉、后周定都开封时仍以此地为宫室,改名为大宁宫。北宋时在此建大内皇宫,使之进入了历史极盛时期。金朝末年,这里再度成为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棣在此建周王府,使其保持了不衰之势。后因黄水泛滥,渐成废墟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后改称"龙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