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雕塑艺术家——何占鳌
何占鳌(1912—1995年),西峰区温泉乡何家坳人。小时曾念过两年私塾,15岁开始跟随俱含华、赵廷凤、刘立成等人学艺,三年后出师,成为董志原小有名气的塑画艺人。解放后,他在劳动之余,先后创作了《毛主席来到农民家》、《降龙》、《老来红》、《李景兰》、《新婚夫妇上工地》、《新伙伴》、《蔡文姬》、《飞天》、《夜读》、《地头打电话》等上千件作品。其中,《毛主席来到农民家》成为当时特别受欢迎的作品。1959年2月,温泉公社特地为他举办“农民雕塑展览室”以便更好地传承中华艺术。1960年,进入省群众艺术馆进修,学习现代雕塑技法。同年5月,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省文教群英会;6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2年,他与雕塑家罗代奎合作的《引水上山》雕塑,参加甘肃省美术展览,并取得极大成绩。1964年, 何占鳌雕塑的《守场》参加甘肃省美术作品展览会、西北五省区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会。1965年,《守场》作为甘肃省惟一参展作品,参加了全国工农业业余美术作品展览会。“文革”期间,他也从未间断创作,其中《石油工人》、《钢铁工人》等50多件雕塑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文革”后,他先后创作了《天女散花》、《公刘圣祖》、《李梦阳》、《纺线线》、《大生产》、《送军鞋》、《采撷》等富有地域特色和革命老区光荣历史的优秀作品。他一生都在从事雕塑方面的探索与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何占鳌也因此成为西峰这片革命老区上著名的农民雕塑艺术家。198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农民雕塑家何占鳌》专题片,在《祖国新貌》专题中向全国播放。1985年,甘肃电视台录制《农民泥塑家何占鳌》,在甘肃、陕西等电视台播出。1995年逝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