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云港的历史,今天我想跟大家解读一下。连云港历史可分为下面几个重要时期:古东夷时期、春秋战国吴越时期、秦时期、唐时期、明时期、清时期。
一、古东夷时期:
清康熙50年前云台山脉为海中岛,古称郁洲岛。那么这么大一个岛群在古代山东江苏境内属于第一大。那么对于古代习水的东夷民族必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且连云港地理位置处于当时东夷的核心区域,属于徐夷淮夷部落活动之地,因此留下众多东夷的遗迹我想亦不足为奇。相传的大禹治水的著名的羽山即在现连云港东海境内。在中云台山发现的藤花落遣址就是当时东夷民族祭祀海神的地方。还有孔望山摩崖石刻,为中国东方第一天书,距今已经有7000-10000年历史.
二、春秋战国吴越时期:
春秋时期孔子曾在现孔望山地方观海。吴越时期,为吴国的边界的最北之处,越灭吴之后,越继承了吴国的边界,为越国的最北部。为了更好地与中原大国争霸,越国把国都从远离中原的会嵇(即绍兴)迁到了当时紧邻大海的连云港锦屏山,称都琅琊.后来越国衰落后又迁回绍兴,可以说越国琅琊国都见证了越国的兴衰。
三、秦时期:
秦时期连云港称朐县,秦始皇曾二度东游至此。秦山岛现有石碑一块,叙述了秦始皇曾到此。秦山岛上的神路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迷。徐福率三百童男女亦从此处东渡为秦始皇寻找不老仙丹,从此一去不返。因此此处也与仙道结下不解之缘。
四、唐时期:
古代有三大仙山,第一蓬莱,第二瀛洲,第三方丈。其实这三大仙山或许并不真正存大,而是当时有沿海地区有海市蜃楼,当时科学无法解释,所以误认为海中有仙山。从经常发生海市蜃楼的方位来看,现在的连云港位置即古代的郁州是经常发生海市蜃楼的地方,因此把瀛州仙山放在郁州的海外应该是正确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有一段:”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中的瀛洲指的即是云台山.当时云台山在海中,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加上是东海中第一大山,对它的称赞就不足为奇了。
五、明朝时期:
明朝罗贯中,此人为楚州人(即现在的淮安人,离连云港不远),来到云台山岛,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以这里为原型写出了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书中的水连洞即位于连云港云台山。
五、清时期:
由于当时黄河改道入淮,整个江苏东部在东海形成大面积冲积平原,最终云台山慢慢和大陆靠近,终于在清康熙50年与大陆连为一体了,开辟了连云港的另一个发展时期。
连云港的每段时期的历史都是那么吸引人,对连云港感兴趣的话,那就快来连云港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