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方面,襄城县在近几年也是有着较大的发展,2008年,全县的生产总值达到163.9亿元,工业增加值为97.8亿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940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5445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中,襄城县在全国的位置由2001年的700位越到2007年的305位,在2008年的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的排行中,排名247.比2007前进了58个位次,在第九届中国中部六省百强县基本竞争中,排位51,比2007年的61前进了10位,并且连续两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快县”的序列。
在农业方面,在1949到1978年期间,全县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3万吨,1978年总产量达到了18.8万吨,2008年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新高达到了647.2公斤
;在工业方面,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97.8亿元,相当于1978年920万元的15.6倍,去、占全县生产的62.2%,对全县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7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78.7%。
襄城县同样也是个民族分配十分广泛的地区,截止2006年,总人口达84万人,有汉、回、蒙、满、瑶、壮、土和侗族。
在教育方面,襄城县是附近几个县市地方有名的教育名县,在襄城县推进“321工程”中,襄城高中顺利今日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行列;襄城实验高中以通过示范性高中的验收;县三高已经成为国家级骨干县级职教中心;小学的布局已经全面启动。2005年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高达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8%,比2000年翻一番,中招和高招成绩连年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在交通方面,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通东西舟楫之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南距煤城平顶山20公里,北距许昌40公里,东距内陆特区漯河45公里,境内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发达。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东接京广,北通陇海,西连焦枝。G311线,豫20线,S329线,S103线等
我的能力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