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老爷山,又名兴隆山。位于甘陕宁交界之处,素有鸡鸣听三省之称,自古为遐迩闻名之道教圣地。其形势于黄土沟壑中特立而壮,东西二山蜿蜒相向,凑于中峰,天成二龙戏珠之势。仰望峰顶,古松参天;俯瞰深谷,杳如无地。朝日射雾,殿宇若隐若现;晚霞布阵,古庙金碧辉煌。春则杏花似雪,秋则霜叶如丹。风则檐铎泠泠,声达九霄之上;雨则水滴旧砌,情引思古之幽。其庙宇之兴,据考起于元蒙,盛于晚清。数百年来,风摧雨蚀,人祸相继。今所遗,墙垣倾圮,阶除断折,檐栊危悬,神塑黯然。过者睹之,无不扼腕。然殿阁虽破,不失雄姿;雕绘既损,犹存古朴。神话流传,妇孺皆知,革命历程,红军驻踪。山以神名,神以灵显,山名神灵,香火日盛。故不避远途颠簸,慕名瞻拜者,常年不绝。每至会日,则进香祈愿、商贾游人,云集数万。 当此,环县政府顺应时势,长远规划,保护文化,开发旅游。一期工程启动于二零零七年五月一日,竣工于是年十一月十五日,计维修古建祖师大殿、大佛殿、观音菩萨殿、关帝庙、兴隆宝山门楼、岳灵官楼、王灵官楼、温灵官楼、钟楼、鼓楼、地藏菩萨庙、碑楼等十二座,新建殿阁场馆观龙阁、观龙广场、山门、三官庙、虫王庙、药王庙、二郎庙、红军长征纪念馆、戏楼、车站、壁廊等十一座,并完成附属工程山体护坡、青石护栏、登山踏步、道路上水及硬化绿化等项。工程总投资四百万元,县政府鼎力支持,香客游人虔心布施,县内机关单位、社会贤达及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共襄其事。
一炷香火,引三省共仰望;周遭童山,惟此处为灵秀。一砖一石,皆心血而为凝;一草一木,尽汗水之所育。勿毁勿弃,存古今之文明;勿刈勿牧,护家园之绿阴。尊崇道德,谨教化,淳风俗,构和谐,政善民勤;重修仙山,开胜景,招游人,促发展,惠今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