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河港纵横,湖荡交错
十八里河
十八里河是历史上梁垛盐场西运食盐的河道,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兴挑,东起梁垛镇西侧串场河,西至台南镇境内董永庙入泰东运河,长10.67公里。因梁垛至泰东运河河口以及河口至东台城均为18华里(概数),故名“十八里河”。
何垛河
何垛河为何垛盐场的运盐河,亦称何垛场灶河。西起台城东侧通榆运河,东至川东闸入海,全程跨东台、大丰,东台境内流经台东(办事处)、海丰、头灶两镇,长26.6公里。
东台河
东台河为东台盐场的运盐河,亦称东台场灶河,又名煎盐河,开挖时间无考证,据《淮南中十场志》图示,清初东台河西起台城串场河,东至张家团河一带,后海岸东移,该河随之东延,但东无入海通道,加之沿岸地势两旁高、中间低,积水排不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曾疏浚该河。清乾隆五年(1740年)、二十年又两次疏浚。嘉庆六年(1801年),东台河北岸增开梅家灶、潘家灶两条纵向支河。
老梁垛河
历史上为梁垛盐场的运盐河,亦称梁垛海河、梁垛场灶河。今梁垛河是70年代初在老梁垛河的基础上,在河以南开挖的东西向新河。
三仓河
原名安丰河,50年代初改称现名,历史上为安丰盐场的运盐河,亦称安丰场灶河,从安丰场境内的串场河向东至南沈家灶,长15公里。清康熙五年(1666年》,从南沈家灶向东延伸。康熙四十七年,乾隆五年(1740年)、二十年、嘉庆三年(1798年)先后多次疏浚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