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历史沿革

历史

毕节市七星关区历史沿革

毕节市七星关区汉为平夷郡治,东晋为平蛮郡治,唐、宋属禄洲治所,元代建驿,明代设卫,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建县,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2011年11月撤销县级毕节市,设立毕节市七星关区,以原县级毕节市行政区域为七星关区行政区域。

七星关区现辖10个街道、27个镇、2个乡、6个民族乡:市西街道、市东街道、观音桥街道、三板桥街道、大新桥街道、麻园办事处、洪山办事处、碧阳办事处、德溪办事处、碧海办事处、 小坝镇、对坡镇、小吉场镇、杨家湾镇、大银镇、田坝桥镇、龙场营镇、撒拉溪镇、林口镇、水箐镇、青场镇、清水铺镇、田坝镇、朱昌镇、亮岩镇、梨树镇、燕子口镇、鸭池镇、层台镇、何官屯镇、长春堡镇、海子街镇、生机镇、普宜镇、放珠镇、岔河镇、大河乡、野角乡、田坎彝族乡、团结彝族苗族乡、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阿市苗族彝族乡、大屯彝族乡。区政府驻市东街道东升路1号。

2003年,毕节市辖6个街道办事处、29个镇、6个民族乡,595个村委会、16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户籍总人口128.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3.97万人。

2007年末,全市总面积3412.2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13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2万人,非农业人口16.8万人,辖6个街道、27个镇、8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524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

2011年,撤销县级毕节市,设立毕节市七星关区。以原县级毕节市的行政区域为七星关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市东街道东升路1号。

2013年07月,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要求,七星关区将对部分社区、街道办事处进行适当适度的行政区划调整,将新增或撤销部分社区、街道办事处。将现市西街道办事处的金桂、桂花、洪山、兰苑、环南、拥军6个社区划归洪山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驻环南社区;增设麻园街道办事处,将现市东街道办事处的双城、望城、双树、麻园、杨家塘5个社区划归麻园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驻麻园社区;增设碧海街道办事处,将现海子街镇的平桥、砂锅、前所、龙滩、店子、蚂蝗、沙地、西冲、邵关、梅子沟、石榴口、彭家寨、张家寨、尚家寨、丁家寨、胡家院、陈家院、柏杨林、马过河19个村划归碧海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驻邵关村;撤销流仓桥街道办事处,设立碧阳街道办事处和德溪街道办事处。碧阳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流仓桥办事处的大兰、流仓2个村,办事处驻大兰村;德溪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流仓桥办事处的碧玉、后河、德沟、甲秀、烂泥5个村,办事处驻后河村。关于以上增撤项目,已获获毕节市人民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