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旧称“葭县”,是陕西省榆林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144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27.3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贫困县,也是陕西省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
文物考古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佳县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不少地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
春秋时期为白翟部族之地。境战国前期属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属赵国地。秦惠文王八年(前330)秦打败赵国,成为秦国上郡地。东汉时期,复称圜阴县,地域增加了今榆阳区东部一隅。仍属西河郡。 东汉末年起,被匈奴占据。到东晋时,先后属前秦(氐)、大夏国(匈奴)。自西汉始,县境内曾设置过圜阴县、方阴县、革融县、开疆县、中乡县、真乡县、真州、晋宁军、晋宁州。民国二年(1913)由州改为县,属榆林道。1935年归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管辖。10月,县北革命根据地,设立葭芦县,1937年秋撤销,辖地部分并入神府县。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佳县。2000年改设榆林市,佳县为下属县。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榆林市东南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东与山西临县隔黄河相望,西同米脂县接壤,南同吴堡县山水相连,北同神木县相毗邻,西南依绥德县,西北靠榆阳区。辖20个乡镇,面积2144平方公里。
佳县是一个纯山区,海拔高度675-1339.5米之间,由北至南呈现出支离破碎、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全县可分为北部丘陵片沙区(约30%)、西南丘陵沟壑区(约占52%)、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约占18%)三种地貌类型。总土地面积中,25度以上的陡坡地占30%。
佳县属于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平均海拔664米,年均降水380毫米,平均气温10℃,无霜期159天,年降水量395毫米。
佳县农特产品主要有红枣、绿豆、洋芋、羊子等。佳县是中国红枣名乡,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佳县“中国枣乡”称号。以绿豆为主的小杂粮畅销全国各大市场;洋芋淀粉生产的β—环糊精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羊肉以膻味小、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