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也就是汕头潮阳区棉城镇,一个你或许不知道的小城。尽管它小,却在我心里占据着很大的位置。棉城,因城内木棉花多而得名。木棉花开,艳丽绚烂,红红火火,满城尽染。一提到棉城这座古老的南方小城,人们总会想到她的人杰地灵,联想起文天祥、 “虱母仙”何野云、萧端蒙、丘逢甲等等历史人物来,想到文光塔、西园、护城河及 环抱于城周围的东、西、北三处风景秀丽的山岩,想到她那独特的如船地形面南临海 而敞开,而坐于城中央的文光塔,则如一支“长桅”般在指引着这“船”中的子民前进的方向。
潮阳市境于新石器时代已有部落聚居。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秦属南海 郡地。汉属南海 そ 阳县地。西晋为揭阳县地;东晋隆安元年(397)始置县于 海之北,称潮阳,属义安郡。唐永徽元年(650)并入海阳县;先天元(712) 复置潮阳县,县治设临昆山。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决定迁潮阳县 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郡、州几度更易,潮阳县都系 潮州属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元代属 潮州路。明代属潮州府。清代属潮州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0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政府。1983年7月汕头地区与汕头市合并,潮阳县属汕头市。1986年11月广东 省人民政府批准潮阳县撤区置镇建制,全县设25个镇。
1993年4月9日撤县设为潮阳市。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河浦镇划归汕头市。1994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消潮阳市棉城镇、海门镇、金浦镇改设 为文光、棉北、城南 、海门、金浦5个街道(后海门镇仍保留镇建制)。这就是我的家乡历史,虽然到了今天的棉城镇已经撤销了,但是棉城还是深深植入我们棉城人的心中,你或许只知道汕头市区,却没听说过潮阳棉城,你有你的汕头肠粉,我有我的棉城鲎果,你说你是市区中心无法超越,我有我的英歌剪纸文化延续。现在介绍家乡的历史,后面将会更精彩。我是棉城人,我为自己家乡代言!
能力秀个人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3/exqmhkakahsu
微博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3/ota9vRongJiakaka
梧桐子个人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3/bokv4default.aspx
博客个人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3/ota9vRongJiak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