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子镇
古时此地有一大片榆树林而得名。位于县城西南部19公里处。北与宁县平子、良平、早胜三乡镇接壤,西交宫河镇,南邻罗川乡,东靠永正乡。镇政府驻榆林子村。辖12个村民委员会,82个村民小组,7159户,31300人,面积93.7平方公里。
1、小寺头:位于镇政府西南方3.5公里处,属于塬地,西南临沟。相传,原来此地有一寺院,故名为小寺头。
2、冢巷:位于镇政府西南方2公里处,属于塬地,东西临沟。明代曹洪将军(曹文昭)被李自成战败,自刎于此地,因坟墓修建较大,故名为冢巷。曹洪村名也来源于此,说是因停放曹洪将军尸体而得其名。古代人称诸侯或大官之死为“薨”。曹文昭官至总兵,亦为高官,所以人们把停尸的村庄叫做“曹薨”村,后讹传为“曹洪村”。
3、乐安坊:位于镇政府东南方1公里处,属于塬地,西面临沟。该村原驻一户姓罗,得名罗安坊,后被新迁户雅化为乐安坊。
4、高龙头:位于镇政府东南方4公里处,位于塬咀处,西南临沟。该村多住高姓,地形相似龙头,因此得名。
5、乐兴:位于镇政府东北方2.5公里处,属于塬地,北面临沟。该村原住户姓罗,得名罗兴。后因“文乐”、“乐子”的影响,而雅化成乐兴至今。
6、文乐:位于镇政府西北方2.5公里处,处咀形地,东北临沟。古时该村文人较多,娱乐活动也较兴盛,又以所处地理位置取名。又如乐子村:据传说,很早有一古庙,每逢佳节吉日,为给古庙增添欢乐而演唱集中的地方,故名乐子。
7、马槽沟:位于镇政府西2.5公里处,属于塬地,南面临沟。形似马槽,因此得名。又一说相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在西北养马,到过此地, 因此而得名。
8、习仵:位于镇政府西3公里处,属于塬地,南面临沟。该村大部分为姓习、姓仵的住户,以此得名。
9、石家:位于镇政府西9公里处,属于塬地,南面临沟。因姓氏而得名。
10、马家:位于镇政府西北方8公里处,属于塬地,北面临沟。因姓氏而得名。驻地仵家堡子,该村原住户姓仵,且建有堡子一座,因此得名。
11、任家:位于镇政府西北10公里处,属于塬地,北面临沟。该村全部姓任,因此得名任家。
12、党家:位于镇政府西15公里处,处于塬区,南面临沟。姓党较多,并建有堡子,故名党家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