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邑县(中国古地名)
古县,置于秦代,原名为“下邑县”为“下治县”,公元9年,王莽改下邑县为“下治县”,建初四年(79年),下邑县改名夏邑县,晋泰始元年(265年),夏邑县改回下邑县,属梁郡。青龙四年(236年),兼梁国国都。治所均在今安徽省砀山县,北魏孝昌元年(525年)下邑县移治今河南夏邑。金末,改下邑为夏邑
秦置下邑县(治今砀山县城东毛李庄),属砀郡(治今永城市芒山镇)。
公元9年,王莽篡政,改下邑县为“下治县”,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下邑县改名夏邑县(仍治下邑故城,今砀山砀城),属梁国。
魏黄初元年(220)为梁郡治所(治今砀山县东毛李庄)。晋泰始元年(265年),夏邑县改回下邑县,属梁郡。青龙四年(236年),夏邑县(仍治砀山县东毛李庄)兼梁国国都。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下邑县移治栗(今河南夏邑)。
金末,改下邑为夏邑。今从之。
二.夏邑县(孔子祖籍-中国长寿之乡)
编辑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东南部,地处沱河上游,坐落在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全县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人,辖夏邑县产业集聚区及24个乡镇。夏邑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地,孔子曾多次回乡祭祖和考察殷礼,在县城以北5公里处存有孔子还乡祠。
夏邑是中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夏邑是夏朝中期的主要都城,夏商时代属虞地,秦置栗县,北魏时称“下邑”,金末取“华夏之邑”之意,改称“夏邑”,相沿至今。现存有清凉山、三里固堆、姜仁固、崇光寺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商汤祷雨处等文物古迹。
夏邑是河南省的东大门,是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陇海铁路、郑徐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等穿境而过。西距商丘市区40公里,高速公路半小时可达商丘观堂机场,2小时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3小时至沿海港口连云港。河南省通向华东沿海的黄金水道—沱浍河夏邑港紧邻夏邑县产业集聚区。
夏邑是河南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夏邑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100个,土壤、粮食作物和水中的硒(硒俗称“抗癌王”)、锶等延缓人类衰老的微量元素含量非常高,含硒量高出全国平均值3倍以上,水的PH值7.8到8.2。
夏邑是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夏邑打火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出口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为中国打火机生产基地。同时,夏邑又是河南省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