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泗桥战斗是出奇制胜的战斗。汀泗桥战斗发生于1926年8月25日-28日,地点则是在中国鄂甫一带,是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的战斗之一。汀泗桥战斗的交战双方,一方为国民革命军,另一方为吴佩孚部队。
北伐军兵临武汉,吴佩孚急调近3万人的兵力,企图利用粤汉铁路上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天险汀泗桥,固守待援。汀泗桥是北伐进军的必经之道,夺取汀泗桥成为北伐进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1927年8月19日,国民革命军北伐突破泪罗江后,沿粤汉铁路及两侧地区向北攻击前进,25日到达湖北咸宁境内的汀泗桥以南。这是一座铁路桥,三面环山,一面是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武汉的屏障,也是北伐进军的必经之路。直系军阀主帅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一个多师的兵力固守。国民革命军第 4军决心以独立团和第 35团正面强攻,其他各部两翼配合。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中掌握的唯一 一个建制团 (团长名叶挺,故也称叶挺独立团),北伐以来一直是第4军先锋,战斗力很强。8月26日,北伐军6个团对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敌军据险顽抗。吴佩孚亲临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北伐军连续冲锋10多次,汀泗桥几度易手,双方伤亡惨重,争夺异常激烈。随后,独立团乘胜追击,占领咸宁城。但26日攻了一天,直军守备坚固,无法接近铁桥。天黑后,叶挺根据白天观察,再进行现地勘察和访问,找到一条人迹罕至的崎岖山路。午夜时分,叶挺请一位当地农民作向导,率领部队攀山过岭,悄无声息地迂回到敌人后方,于27日凌晨突然发起攻击。直军不知所措,前后乱了阵脚。第4军正面部队乘势冲锋,夺占铁桥。
汀泗桥守敌一万多人一部被歼,大部投降。北伐军源源通过,直逼武昌城下。第 4军赢得了铁军称号,独立团则是这支铁军的铁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