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原系华夏古陆, 近年在马市挖掘发现中生代白垩纪恐龙脊椎骨化石和恐龙蛋化石(最多一窝达35个,1989年前为世界所罕见)。据考,约6000多年以前,始兴以有先民生息繁衍。
始兴,周以前属南野地,春秋属百越,战国属楚,秦属南海郡,汉属豫章·庐陵郡。
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拆南野地置始兴县,“始兴”一名沿用至今。
孙皓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以桂阳南部设始兴郡,始兴县属始兴郡;晋属广州;南朝·齐曾为正阶县;唐改郡为韶州,始兴属韶州;南汉置雄州,始兴属雄州;元改“州”为“路”,始兴属南雄路;明改“路”为“府”,始兴属南雄府;清又改“府”为“州”,始兴再属南雄州。
民国成立后,1912年,地方政权为省县两级建制,始兴县隶属广东省;1914年,省县之间设“道”,始兴属岭南道;1920年,始兴属北江善后公署,北江绥靖公署;1936年,始兴属广东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8年,始兴复为广东省直辖。
1949年9月25日,始兴解放,始兴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属北江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1950年1月,属北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11月,属粤北行政公署;1956年3月,属韶关专员公署;1958年12月10日,始兴与南雄合并为南雄县;1960年10月15日,始兴和南雄分县恢复为始兴县建制,属韶关地区;1983年6月,韶关地,市合并,以市辖县,始兴县属韶关市。
始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吴国孙休设置始兴县,目的是利用始兴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建立生产和军事基地。不到两年,孙皓又设始兴郡,中心仍是始兴,当时吴国将亡于晋,孙皓此举,用意明显,旨在固守挣扎。南北朝,梁,始兴郡太守陈霸先,也以始兴丰富的粮食和林木资源作为大后方,屯兵始兴,进击梅关,夺取江西,占领江南,终成帝业。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中原人口四次南迁,始兴人的祖先大多从福建,江西迁入,生活在这块肥沃的土地,并相继建立了“五所”“五营”(始兴小平原的“五所”“五营”,是由于历代屯兵,贮粮的需要而成的。“五所”是指吴所,周所,罗所,沈所,黄所;“五营”是指千家营,上营,高营,刘镇营,外营)大大小小的卫星村,世代传衍,几经沧桑,成为了现在具有土著特色的客家人,同时也创造了始兴比较发达的农业和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