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

历史

介绍家乡

自然资源

沽源地处农牧交错区,全县耕地16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燕麦、马铃薯、亚麻、杂豆、蔬菜,是华北最大的脱毒薯基地和北方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质肥沃,农产品的品质好,养分高,且无公害、无污染,是"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的绿色食品"。

全县共有林地近15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7%,其中原始次生林6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到72万立方米,随着首都周围绿化、"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和"一退双还"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天然绿色屏障正在形成。

境内有野生植物1300余种,其中中草药700余种,可食植物百余种,如金莲花、黄花、蕨菜、苦菜、升麻等,优质牧草130多种,野生动物近百种,如豹子、野猪、獾子、狍子、山鸡、沙鸡、百灵等。

全县地上、地下水储量分别为7381万立方米和1.4亿立方米。境内有滦河、潮白河、葫芦河三大水系,大小河流15条,水库5座,淖泊12处,水域面积近10万亩,适养鱼种20多个,其中野生高背鲫鱼备受青睐。

境内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种16种,主要是钼、铀、铅、锌、金、铁、煤、莹石、沸石、芒销、彭润土、松脂岩、黑耀岩、凝灰石等,其中铅、锌储量分别为109万吨和65万吨,金属量分别为2.4万吨、3.6万吨,铀、钼金属量分别为0.166万吨、4.55万吨,钼、铀、铅、锌品位分别达到0.3%、0.5%、1.2%、2.5%;煤、大理石、沸石、黑耀岩储量分别为3.3亿吨、64万吨、14.3亿立方米、3亿立方米,莹石品位达80%以上,钾长石、氧化钾含量都在14.5%以上。

沽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2009年底全县已投产运营的风电场 3个,装机容量18.01千瓦;使用太阳能等清洁性能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生产生活中已有广泛应用。

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有广袤和种类多样的原始草原,有千曲白回的娟娟河流,有烟波浩渺的草原湖泊,有浓繁茂密的原始山林,有色彩斑斓的片片牧群,有肥沃的农田和大量农副特产,有北魏、辽、金、元留下的诸多遗址遗迹,有战国至明代不同时期的长城,有塞外庄园、沽水福源、金莲山庄、天鹅湖等一批国家级旅游景区。这里天蓝、云白、草绿、水清,这里夏日温凉清爽,空气清新,芳香四溢,满目灿烂,这里冬季冰封大地,雪覆山川,冰晶雪玉,苍茫浩瀚;这里民风古朴醇厚,边塞情调浓郁,是饱览草原风光,体验草原风情,探寻草原文化,品尝草原美食的绝佳境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沽源将称为距京津最近的生态旅游和避暑胜地之一。